传统艺术玩转新花样 他把年画做成了表情包

理财品种 阅读 71 2024-12-10 15:43:08

脚踩摩托车油门,耳机里播放的是摇滚乐,红灯过后,便能往山上那最高最陡处去,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60后,平日里接触最多的东西,是中国传统艺术——年画。张光宁,是一名来自河北省的年画传承人,祖籍饶阳,就在中国年画之乡武强的隔壁。

年画传承人张光宁正在刻制传统的木刻雕版。受访者供图

2018年,张光宁创建了一间个人年画博物馆,名为“甲马年画博物馆”。甲马,是中国民间祭祀神祇时所用的物品,年画二字则用来强调。这里面收藏着他从全国各个地方收来的年画,一共两千多幅,他说:“地方有限,我只能展出一小部分,其中有一些都是绝版的年画,在其他官方的馆藏里是找不到的。”

甲马年画博物馆的门楼与牌匾。受访者供图

骑摩托、追乐队的潮人

和其他60后不太一样,张光宁骨子里总带着一些“不安分细胞”。张光宁成长在一个文化之家,父亲从事艺术工作,似乎格外提醒张光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儿时的张光宁,便对年画留下了印象。

这份来自儿时的记忆,成了张光宁日后转型的根源。大学,张光宁学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企上班,薪资待遇好,却让他寻不到生活的干劲。辗转几年,张光宁进过药企、做过英文翻译,却没一项,让他认定下来。他说:“从那时候,我就决定把自己放到社会中来了,我要改变和成长。”彼时已经四十几岁的张光宁,自觉走进社会的大染缸,放弃铁饭碗,前路未卜,他却说要从零开始,便阔步向前。在“入坑”传统艺术这件事上,张光宁的“不安分细胞”又一次主导了身体。

张光宁不管是读年画书、刻木刻雕版,小猫都陪伴着他左右。受访者供图

在旧时,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就会买几张年画贴在门窗上,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驱邪祈福。随着时代的向前,贴年画这一习俗逐渐消失,年画,也仅仅成了非遗名录上的一个名字和老一代人的回忆。2006年,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公开,在民间美术的类目下,武强木版年画上榜,这成了张光宁转向文化领域的现实动力。张光宁说:“我不想让年画只是在历史里,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列入非遗让我看到了年画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

“人生就是一场冒险,这是我人生的再一次变革。”人到中年,更多会选择喝茶看报的散淡日子,张光宁却不愿意,他说自己要不断突破和尝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自学画图、刻版、印刷……张光宁不仅收藏年画,也制作年画。他就像一块海绵,源源不断地向外界攫取能量。

“甲马年画博物馆”LOGO 。受访者供图

张光宁精通外语,曾在全市制药系统的英语考试中,获得前三名,如今的他还保持着练习口语的习惯,又或者闲暇时,他会骑着一辆自己改装后的摩托车,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中追求速度。张光宁还喜欢民谣,来自广东的五条人乐队,是他最近迷上的,为此,他还追到现场去听过。张光宁说:“他们的音乐是有文化元素在里面的,这是我喜欢他们的原因,如果他们失去了这部分,那么在我眼里和其他流行音乐没什么区别,正因为有文化的加持,艺术才有意义。”

追年画的故事

当年画变成了只有收藏家、艺术家和小部分爱好家才关注的东西时,张光宁是愤怒的。“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来自民间最底层的艺术,其中能看见中国文化的变迁,承载着不同时期中国百姓的不同愿望和追求。”

张光宁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了两大类,他认为,一类是权贵文化,代表着官方,一类是下里巴人文化,代表着民间,二者之间,他更看重民间文化的发掘和继承。张光宁说:“这是代表人民的最朴素的愿望和追求。”

刚开始的几年,张光宁老喜欢全国各地到处跑,有时候一个人,一个背包,一辆摩托车,就足够。那时候去的重庆梁平,张光宁为了节省路费,坐的是夜里的绿皮火车,他的腿被铁道与车厢接口的地方割掉了一大块皮,因为是冬天,皮肤冻得失去了知觉,直到下车缓过来,才开始觉得刺痛。“差点溃疡了,但好在后来找到了当地的收藏人,就大早上开着摩托车,两人在田埂上跑,田埂很窄,但我心情特别激动。”

还有一年,张光宁跑到了湖南隆回县,“现在比较少听见了,那里叫隆回年画,他们的年画需要在印刷的纸上刷上一层白泥,出来的效果就特别好看,自然做旧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张光宁三天两头往那里跑,就想找出隆回年画的秘密。

后来,他跟着当地人去山上挖土才知道,原来这个白泥是一种瓷土,里头含有金属铝,就存在于山的夹缝里面,一层一层的,需要掏出来背到山下,再放水里捣烂了用筛子过一遍,最后用在印刷的纸上。张光宁说:“到全国各地采风,收集民间第一手资料,让我感觉就跟拍电影一样,这种体验是很幸福的。”

传统有迹可循

俗话说,南桃北柳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在中国平常会有“四大年画”的提法,分别是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和潍坊杨家埠,但张光宁却不认同,他说:“中国很多地方都生产年画,不只有这四个地方,也不止这四处的年画才出彩,在我看来只是风格不同罢了,故事也不一样,但不存在优劣。比如湖南、广东、福建这些地方的年画也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在张光宁看来,年画并无优劣,他的馆藏里,有着来自中国近20个地方的年画,这是他十几年来亲自探访搜集来的,有的是花了大几千买的,他说:“都是我自费收来的,花了很多心思和功夫,我敢说我这里的年画,甚至比现在一些年画博物馆都要全。”

张光宁在让传统年画回归的这条路上,不断探索。馆藏内展示着土地爷、财神爷等古时候民间侍奉的一众神祇,以黑白或彩色线条撞进来者的眼球,用那悠久神秘的图腾,吸引人停下脚步。在这里,可以看到最古老厚重的年画题材,听见刻刀碰撞木板的声音与呼吸同频,当古老被唤醒,历史被激活,一切遥远的事物都变得近在眼前。

木刻雕版一一门神。受访者供图

“人对土地爷的感情是最深的,人们把他当作保佑一方水土的神,因为他养育万物,与天齐平。”张光宁介绍,从年画中就可以窥见,祈求平安、风调雨顺,是古时人们对生活幸福感的理解,“从年画中是可以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精神寄托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

张光宁喜欢研究年画背后的故事,喜欢搜集有趣的历史片段,他说:“年画不比其他需要精炼技艺的非遗,它被允许是粗糙的,因为是它背后的文化符号赋于它真正的生命。”

“你知道为什么孙悟空当官会是当弼马温吗?”张光宁谈起一幅幅年画背后的故事,便停不下来。他说,在古时候,民间传说中有一个说法,叫猴子生活在马圈里,马就不得瘟疫,因为猴子的经血和草本结合在一起能够治疗马的疾病,这个来历后经过演化,才成了孙悟空任官职,不任别的,偏偏是弼马温。“历史是环环相扣的,这些小细节都是有迹可循的。”张光宁说。

年画是远古中国的前卫艺术

一张张年画,刻画出时间长河,奏响市井红尘的笙歌。张光宁的满墙年画,倾注着他所有的热情,作为传统艺术的守望者,他将神灵符号和门神灶君封存纸上,让麒麟送子、“莲年有鱼”的祝福变为永恒。

张光宁印制的龙图腾年画。受访者供图

“这些抽象的符号都是华夏先民的精神图腾,很多朴素但实用的道理都是从这里来的,它凝聚了我们民族敬畏自然的处世之道,修炼了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民族性格。”张光宁介绍,馆内他最喜欢的一幅年画,叫《合气致祥》,这是由儒释道三教形象组合而成的圆形混合体。

张光宁说:“我认为这张画是有文化内涵的,画面构图是三教合一形成一个圆,体现中国天地和谐、循环往复的哲学精神。”圆形,是中国人自古认为最有力量的形状,张光宁说,这就和人一样,出生在世界上,磕磕绊绊,把棱角磨平,最后就剩下一个圆,一个最有力量的结构。

合气致祥(一团和气、合气生财)年画。受访者供图

然而,这还不够。“这还不够,我要做的是当代的事情。”张光宁说,年画来自传统,但不能一直束缚于传统之下。张光宁开始做各种文创尝试,他将年画里的神祇形象搬进了环保布袋、徽章和鼠标垫中,把丰富的色彩搭配放进了丝巾等装饰物里,在现实场景里,张光宁激活了年画的另一种可能。

在张光宁的年画博物馆里,写着一句话:“古老的年画,可以酷,可以萌,可以潮,甚至可以很摇滚。”张光宁希望从现实场景中,开辟出别样的文化精彩,他把年画中的元素制作成了动态表情包,采用了年画中的神像作为主要人物,配上“呵呵”、“吃土”、“老铁666”等网络用语,有股“国潮”的味道。

张光宁利用年画元素制成的表情包。受访者提供

“我是一个跟得上时代脚步的人,我很当代,所以我希望这些传统元素和符号能够得到年轻人的认可,这样文化才有传承的可能。”张光宁会看最新的电影,听最燥的摇滚乐,提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会大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生态度,他创办的博物馆同名社交账号里,也是由自己一手操办,一字一句敲下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他仿佛是一个导体,链接传统与未来,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办艺术展、开发更多文创产品,他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张光宁并不避讳谈文化产品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他说:“文化产品就应该是繁荣的,说明大家愿意为文化买单。我还要把这些做到国际上去,让这文明的密码不再沉睡。”

过了腊八就是年了,张光宁计划去欧洲办展的计划,因为疫情落了空,他只好围着自己博物馆里的几平方土地打转,未到开馆时间,四周很静,他的呼吸很轻,当暖黄色的追光在透明的展柜上方亮起,远古文明正在与这里同频共振。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唐峥 校对 郭利

系统门窗

断桥铝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系统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传统淋浴房不再流行,这款新型设计,小空间适用,折叠收纳更省地 下一篇: 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工艺设备陈旧落后 看靖江新桥园区如何突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