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王约村
文章目录:
1、【无棣古城历史人文】无棣县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2、现在统计有八大程氏古村落,太霸气了,为程氏点赞3、轻割燕云十六州:一场豪赌的愿赌服输
【无棣古城历史人文】无棣县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
无棣融媒讯 近日,无棣县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王氏族谱》于2018年三月开始编纂,2021年十月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发行,是继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全族统谱九十年后,王氏家族第八次修谱。《王氏族谱》全套七卷,一百余万字,经纬分明,支派清晰,彩印硬皮精装,含盖全国九十一处村居,先后被滨州市和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区及河北海兴县等市(县区)档案馆、图书馆收藏。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
明初,西门里王氏始祖王晟由河北迁安迁山东海丰。清末,该家族跻身无棣20家名门望族行列
无棣西门里王氏始祖王晟,直隶永平府迁安县榛子镇(今属河北唐山滦州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晟奉诏,由妻子率二子先行由迁安迁居山东武定府海丰县(今山东滨州无棣县)县城西门里西北隅,为区别“南关王氏”“寺门前王”“枣园桥王”等其他王氏,称“西门里王”。
王晟有二子,即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二世王有才、王有德。王有才为长支,居坊厢里,为“东派”;王有德为次支,居坊廓里,为“西派”。“东派”肇兴儒业,遂起家,由是藩相学博、刺史县令代代相继。“西派”渐落乡间,耕读为业,勤劳节俭。
王有才长子王相(三世),明正统年间恩贡,出任陕西扶风县知县,后调任湖广耒阳县知县。王有才因王相官,貤封文林郎、湖广耒阳县知县;次子王政(三世),庠生。王相育有三子,长子王叙、次子王敞、三子王孜。
王叙(四世),明成化年间岁贡,仕至河南彰德府教授,次子王杰(五世)仕至通州旧仓大使,封中宪大夫。王杰有三子,长子王诏;次子王诰,号海洲,明嘉靖年选贡,任直隶保定府通判,补陕西庆阳府,升庆阳府左长史,晋阶四品,封中宪大夫;三子王诗,明嘉靖年岁贡,仕至山西广昌县教谕。
王诏(六世)长子王颂,明吏员,仕至江苏六合县巡检。王诰(六世)次子王廪,号甲山,明万历年岁贡,仕至直隶高苑县训导;五子王应,号瀛山,明隆庆三年(1569年)恩选为贡生,任直隶平乡县知县,升陕西耀州知州,崇府左长史,晋阶四品。王诗(六世)长子王廉,号斗山,明万历元年(1573年)恩选,廷试第一名,任直隶任丘县训导,升香河县知县;次子王庆,明廪生。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序》
王庆(七世)有个儿子王士熊,号渭水,明泰昌元年(1620年)恩贡。
王士熊(八世)次子王继善,字孕乾,在明末考取诸生,清初考取副贡。据县志、族谱记载,王继善“三中副车”“以乡贡终”。“副车”,即副榜贡生,副贡;“乡贡”,即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三中副车”,就是说在王继善曾经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和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次参加乡试中,都考取了副榜贡生的功名。“以乡贡终”,是说王继善一生,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参加乡试考试,生命不息,乡试不止。
王继善(九世)在无棣县城,甘居陋室,土锉纸窗,一几一砚,四十年不离故处,以乡贡终其一生。王继善以教书为业,训课严而有法,无躐等之施,其门下士皆恭谨温顺,虽老大循循执弟子之礼,惟谨为敬。在王继善教授下,县城里一半以上的生员(秀才)都出自其门下,“南关王氏”王清、“海丰吴氏”吴自肃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后来,王清、吴自肃先后进士及第。王清以翰林官仕至吏部左侍郎,曾经连续三次担任会试总裁官和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选拔、培养了很多人才。吴自肃仕至山西河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加一级,诰授朝议大夫,晋赠荣禄大夫、刑部侍郎,崇祀江西、云南、山西三省名宦,被称为“东鲁名儒”“海岱儒宗”,他成为“海丰吴氏”第一个进士后,吴氏子孙纷纷以他为榜样,刺股悬梁,奋发读书,先后出了9名进士,有“进士世家”之美誉。再后来,王清、吴自肃带领各自家族跻身无棣名门望族行列。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地茔图(2019年农历十月一日)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碑记(2019年农历十月一日)
王继善有三个儿子、八个孙子、十一个曾孙,他有个玄孙叫王似贽(十三世),王似贽之子王受益,字又谦,号虚谷,廪生,性情淑慎,睦族笃友,接人宽,为教严。王受益有个堂兄弟叫王永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是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一位举人。
王受益(十四世)育有二子,长子王文楷,字槐村,岁贡,友爱兄弟,风雨连床,互相砥砺。论文讲艺,启迪后学,鼓舞不倦;次子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唯一进士及第之人。
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九世王继善与其晜孙第十五世王文棨成为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跻身无棣名门望族的领军人物。
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侯玉杰说,人们常说豪门,说家族,说名门望族,凡是被称作名门望族的,起码要符合以下三条:一是有著名人物,这是首要条件,没有领军人物的家族,无论如何称不上名门;二是辉煌时间要超过百年,在地方上要有持续的影响力;三是要有后代,要子孙繁盛,人丁兴旺。
按照侯玉杰所说,无棣县西门里王氏家族就是名副其实的无棣名门望族。
清宣统元年(1909年)左右,曾任无棣县儒学训导的无棣“海丰张氏”十五世孙张守宣(字致远,岁贡生,攻苦立学,笃老不缀,时称“宿儒”,讲论古今,文辞法律,当时学者奉为矩矱)编写了《海丰乡土志》,其中专列“氏族”一栏。按照当时张守宣的收录标准,无棣县共有名门望族20家,西门里王氏家族位列第六:“王氏,明洪武间,由迁安迁海丰。国朝顺治间,讳继善者,三中副车;同治间,讳文棨者,以进士官福建知府。传至今,二十二世。”
无棣西门里王家族集中居住区域分布地图
如今,无棣县西门里王氏家族一直延续,传至今已二十五世,人口三万余众,主要分布在山东无棣、沾化、阳信、庆云,河北海兴,东北三省以及徐州、天津、济南、杭州等地近百处村居。
西门里王氏定居无棣600年,世代耕读,俊才辈出,载志书列传者十数人
无棣县西门里王氏家族自第三世王相、王政起,“家传缥缃,世列胶庠”,人丁繁盛,名人辈出,名载清康熙九年(1670年)《海丰县志》、清宣统二年(1910年)《海丰乡土志钞存》、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无棣县志》等地方志书者多达数十人,有人物列传者十数人。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七卷本)
王杰,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五世孙,王相嫡孙、王叙次子,仕至通州旧仓大使,西门里王氏家族第一个正四品“中宪大夫”。
中华民国十四年《无棣县志·人物志·文学》(1925年版)有其传:“王杰,由吏员,任通州旧仓大使。以礼解任归,筑别业,临月明湾,称“月湖先生”。著有诗稿,存于家。”
王廉,号斗山,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七世,王杰嫡孙、王诗长子,明万历元年(1573年)恩贡,廷试第一名,仕至直隶香河县知县,是西门里王氏家族唯一入载清康熙版《海丰县志》之《人物列传》的族人。
《海丰县志·人物列传·宦达》(1670年版)有其传:“王公廉,号斗山,博学有文望。万历改元,膺恩选,廷试第一,出训任丘,端雅为多士式,列荐剡,陟香河令,莅政严明,洁己爱人。治邑三年,四民悦安。会大计入觐,公年尚状,遽引疾乞休。居乡敦行谊,廉隅自饬。所著诗及古文辞类,不存稿。优游林泉,与故旧为欢者,垂二十年,卒以寿终。”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地考察(2018年8月19日)
王继善,字孕乾,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二世,恩贡王士熊次子,副贡,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成为西门里王氏崛起第一人。
《海丰乡土志钞存·耆旧·学问一·经史子集》(1910年手抄本)有其传:“王继善,字孕乾,自明季为诸生,历我朝,凡三中副车。教授里中,列胶庠者半出其门,如王少宰清、吴少参自肃皆其弟子。训课严而有法,门下士皆恂恂也。居恒土锉纸窗,一几一砚,四十余年不离故处。以乡贡终。”
王文楷,字槐村,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廪生王受益长子,岁贡,品行纯厚。
《无棣县志·人物志·文学》(1925年版)有其传:“王文楷,字槐村。家传缥缃,世列胶庠。文楷幼年获隽,试辄列前茅,文名藉甚。笃行,友爱兄弟,风雨连床,互相砥砺。弟文棨成进士,得力于训诲者为多。论文讲艺,启迪后学,鼓舞不倦。书法亦为人所爱惜,以明经终。子延麟、延骠,皆庠生,有文名。”
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廪生王受益次子,西门里王氏家族唯一进士及第之人,仕至福建台北府知府,是西门里王氏跻身名门望族的重要人物。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1925年版)有传:“王文棨,字柳庄,同治癸亥进士。以知县分发福建,署嘉义县,剿捕戴匪,悉平。改台防厅同知,招安生番,冒险入不测,番人罗拜听命,其出也,列炬夹道。补彰化县,有林文明者,虎而冠,所为多不法,控案重叠,抚宪委员并鞫之,立置于法,其党汹汹几为变,以防御严,事乃戢。调署噶玛兰通判,有惠政,去之后,为立生祠。提补邵武府同知,升台北府知府,未任卒。”
《王氏族谱》之《西派七世三良支卷》《大王柳堡分卷》等王氏谱书
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廪生王受益次子,西门里王氏家族唯一进士及第之人,仕至福建台北府知府,是西门里王氏跻身名门望族的重要人物。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1925年版)有传:“王文棨,字柳庄,同治癸亥进士。以知县分发福建,署嘉义县,剿捕戴匪,悉平。改台防厅同知,招安生番,冒险入不测,番人罗拜听命,其出也,列炬夹道。补彰化县,有林文明者,虎而冠,所为多不法,控案重叠,抚宪委员并鞫之,立置于法,其党汹汹几为变,以防御严,事乃戢。调署噶玛兰通判,有惠政,去之后,为立生祠。提补邵武府同知,升台北府知府,未任卒。”
王延桂,字丹亭,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六世,王迪知之子,廪生,事亲至孝,时令果蔬亲未得食不敢食,亲殁数年不忍食肥甘。一日正衣冠,与子论守身之道,含笑而逝。
《无棣县志·人物志·孝义》(1925年版)有其传:“王延桂,字丹廷,廪生。为学掇拾汉唐经解,辨析古今文疑义奇字,积久累帙,以传授生徒,多获隽以去。课读之暇,趋子舍,承色笑,博膝下欢。与人接,嚬笑之微,亦出于天性。不予人欺,亦不知人有欺己者。”
王方谷,字书安,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六世,廪生王延桂族兄弟,岁贡,仕至山东昌邑县教谕,文武兼备。
《无棣县志·人物志·孝义》(1925年版)有其传:“王方谷,字书安。自幼攻苦力学,入庠,旋食饩,文名藉甚。横经三十年,益贯通载籍,列门墙者以百数。晚岁,以明经司铎昌邑。裁除学中陋规,勤于课士。会中日构衅,土匪乘间起,邑宰匿不以闻,方谷秘陈,大府札饬率诸生、绅董、团练御贼,邑以无事。升莱州府教授,未任卒,年七十三。子宝桂,供事守一,庠生,缙滋,任县知事。”
王戬谷,字竹屿,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六世,岁贡王方谷胞弟,优贡,仕至云南玉屏州知州,离任之际州人感其德为之立生祠。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1925年版)有其传:“王戬谷,字竹屿,优贡生。以知县签分云南,署元谋县篆。岑毓英督滇黔军,剿捕苗匪,致幕中。事平,蒙首荐,补石屏知州。境内山水暴发,腴田恒为泽国,乃相视高下,决南屏山麓,导入河,自是,无水患。州人感德,为之立生祠。勘量淤田,讼案山积,日坐堂皇,悉心剖判,讼者称平。修葺玉屏书院,延名宿主讲席,月有甄录,优给膏奖,人文日进。以疾卒于官,囊无寸储,绅民捐助,始得舆榇东归,号泣送者以千数。日记:距州城三里,有龙泉书院,在乾阳山麓,以泉得名,有租一百八十石。咸丰初,州人朱丹木先生抚陕归,捐资修建玉屏书院,亦置租百数十石。予以龙泉书院之毁于兵燹也,将租谷并于一,并将丈量案内,清出无出田地,归书院起租,统计岁收四百余石。又蒙自锡课项下,划拨临安八属生童膏火,石屏岁得二百金。与该绅定议优列膏奖,每月官课二次,并延请名宿主讲席。予于此举煞费经营。”
王文棨,台北府首任知府,敢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抗衡,洋夷蓄谋已久的侵台诡计遂破灭
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建立福建省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首任知府即为王文棨。
王文棨,字柳庄,无棣西门里王氏第十五世,清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同治二年(1863年)恩科第三甲第四名进士,即补福建惠安县知县,次年奉檄赴台湾,历任台湾嘉义县知县、台湾彰化县知县、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以同知衔回署台湾嘉义县知县、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福建邵军府同知、台北府知府(末任而殁)等职,台湾史志文献多有记载。王文棨一生先后在台湾任职十余年,忠君爱民,文韬武略,清正廉明,肃清积案,案多平反,裁抑豪门,剪除民害,颇有政声,台湾史志文献多有记载。
《台湾通志?列传?政绩?王文棨》
《台湾通志?列传?政绩》记载:“王文棨,字柳庄,山东海丰人,进士,即用知县,补福建惠安县。同治三年,奉檄来台湾,署嘉义、彰化知县、台防同知,皆有政声。土豪有为民害者,剪除之。”
“土豪有为民害者,剪除之”,指的就是王文棨剿捕震动清朝廷的“戴潮春事件”余党之事。“土豪”即戴潮春,彰化四张犁庄(今台中市北屯区)人,原籍福建漳州龙溪县,因身为地主,家巨富,世为北协署稿书官职,曾代训乡勇以遏止当地盗匪,私立“天地会”,自封“东王”又称“大元帅”,控制了台湾中部与北台湾部分区域,成为与清政府对抗的“独立王国”,后被官府处决。“戴潮春事件”是清代台湾“三大民变”之一,也是时间最久者,自清同治元年(1862年)起事至清同治四年(1865年)平定,共历时四年余。
清咸丰十四年(1864年),王文棨由福建调署台湾时,正好赶上平息“戴案”会党余部战事。于是,王文棨尽心尽力协助清廷水师提督曾元福、台湾兵备道丁曰健带兵分路进剿“戴案”匪党,或悬赏购拿、或亲临剿捕,陆续搜获“戴案”匪党吕日安、吕大哮等逸犯,为剿捕、肃清“戴潮春事件”余党立下汗马功劳,“同知衔署嘉义县知县即用知县王文棨该员到任后,节次搜捕逸犯吕日安等多名;嗣因漏逆张阿乖窜至东势坑抢掳,带勇会捕,格毙逆首张阿乖,擒获匪党二十余名,实属最为出力。”(《治台必告录·会奏妥筹善后折》)
“戴潮春事件”文物
王文棨在平乱“戴潮春事件”事件中战功卓著,时为台湾兵备道的丁曰健向朝廷奏请推荐王文棨今后可以“同知”衔回大陆福建任职,“拟请补缺后,(王文棨)以同知留闽补用。”(《治台必告录·会奏妥筹善后折》)
王文棨任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期间,在处置美国商船失事涉外案件时,有勇有谋,不卑不亢,以武力威慑了不可一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人蓄谋已久的侵台诡计遂破灭。
三桅帆船
清同冶六年(1867年)二月初七日(3月12日),美国三桅帆船“罗妹”(The Rover)号自广东汕头开往山东牛庄途中因遇台风迷失方向,在台湾南部海域七星岩触礁沉没,船长亨特(J. W. Hunt)夫妇和十四名船员登上小艇逃生,在台湾岛南部门户——琅峤地区(今台湾恒春半岛)从傀儡山之龟仔角鼻山登陆。由于他们没有进行任何联系就擅自侵入,猝遇生番(当地原住民——高山族、平埔族等)阻击,亨特夫妇等人被戕害。驻安平英国领事贾禄(Carrol)通过驻北京英公使向美国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告知此事后,并命泊于安平的英舰“柯尔摩兰”于26日抵达龟仔角,又遭台湾原住民之箭射,英舰不敢深入进攻,以舰炮猛轰丛林。6月19日,美国政府命令海军少将培尔(R.A.Bell)率“哈特福”号和“窝明”号二舰,载181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官兵,从傀儡山登陆,先开炮,后进军,企图趁机侵占台湾。生番埋伏在深山丛林中,将美军引诱上山,从后面包抄,以飞标掷石及毒箭鸟枪发动攻击。美军在山路崎岖、地理险阻之下,进退维谷,伤亡惨重,指挥作战的副舰长麦肯基上校(A. S. Mackenzie)被当场击毙,其余美军侵略者不得不逃到军舰上,仓皇潜逃。美军战败后遂向清政府交涉,并声言回国添兵,秋冬之间,再来剿办。分巡台湾兵备道向驻厦门美国领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照会:“清国即派文武大员究办,不必劳客军,如欲观察,可乘本国轮船来临。”并下令台湾总兵刘简青、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王文棨领兵前往琅峤地区,处置此案,“并飞檄前台湾镇曾辑五总戎元福、台防同知王柳庄(王文棨字柳庄)司马文棨遴调屯兵,外示军威,密函嘱以善抚各番,相机办理……”(《东瀛识略·卷六》)
李仙得《台湾纪行》
琅峤地区隶属台湾府,该地尽系生番,鲜食茹血,蒙头露目,手执寸铁,伏林莽以伺人,赛髑髅而称杰。王文棨历署嘉义、彰化知县、海防同知,他与生番相处融洽,深得民心,“暨查有前署台湾镇总兵曾元福于该处情形最为熟悉,委署台防同知王文棨前在嘉义任内深得民心,檄派令随该镇道相机妥筹,务将滋事之凶番,缉获惩治,一面查起被害洋人尸身交领,以仰副圣朝柔服远人之至意。御批:该衙门知道。”(《清代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五十》)
王文棨在美国人尚未深悉番情地势的情况,迅速调屯兵对美国人以示军威,使其无所施其狡计。同时,深入琅峤地区18个番社,“善抚各番”“阐扬德化”“优加犒赏”“相机妥筹”……各社生番经王文棨抚谕之后,仰怵圣主恩威,均各相率来见。莫不以手加额,喜出望外。至此,生番民心得以安抚。
王文棨妥善处置完美国“罗妹”号商船失事的涉外案件后不久,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同知”衔回署嘉义县知县。清同治九年(1870年),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在噶玛兰(即今台湾宜兰,是为高山族人聚居地)任职五年期间,王文棨倡学重教,抚民理番,肃反积案,为民敬仰。离任后,当地少数民族设立祠堂纪念他。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以颂其功德,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王文棨,同治九年署噶玛兰通判,力去积弊,案多平反。去任,兰人设位,祀于文昌宫左。”(《台湾通志?列传?政绩》。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经台湾兵备道丁曰健推荐,王文棨以“同知”衔回大陆福建任职,准补福建省邵武府同知。
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建立台北府(隶属福建省,领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和基隆一厅,治所位于今台北市中山堂附近),统管台湾行政。因王文棨在台十载,足迹遍布台湾,参与了台湾的开发和治理,对台事务熟悉,为民慧政,多有政绩,故被清政府任命为台北府首任知府。令人惋惜的是,王文棨怀揣刚刚登基的光绪帝“圣旨”由福建赴台北途中,不幸染疾,病逝他乡。
《无棣县志·人物志·循良·王文棨》(1925年版)
王文棨赴台北府知府任上殁的消息上报京城后,光绪帝甚为痛惜,对其家眷多有抚慰。王文棨病逝后第三年,也就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台北府正式开府。开府当年和第二年,清政府先后任命向熹、林达泉为知府,但向熹并未到任,林达泉时为台湾知府试署台北,因积劳弃世于任上。真正到台北府就任正式知府的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 闰三月任命的陈星聚,故史称陈星聚为台北首任知府。尽管如此,王文棨名义上还是第一任台北府知府。
清光绪九年(1883年),法军向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王文棨膝下育有三子,长子王延骏,号伯柳,盐场大使。次子王延骅,号仲柳,太学生。三子王延骐,号叔柳,附贡生。
1931年西门里王氏族人石印统谱,2021年第八次修谱修成《王氏族谱》,2023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
据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副主编王树国介绍,2021年公开出版发行的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是继1931年全族统谱九十年后,王氏家族的第八次修谱。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副主编王树国
王树国,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二十世孙,1949年出生于无棣县柳堡镇大王柳堡村,1970年参加工作,2009年退休,从事教育工作40年,小学高级教师。王树国热爱家谱、族谱的编撰受其父亲影响,他父亲王希皋(离休教师)曾于1963年手写完成大王柳堡王氏家族《谱草》。1997年1月,时任柳堡乡教委主任的王树国主笔出版了《王氏族谱》之《大王柳堡分卷》。2017年1月,王树国主编了《王氏家谱》之《大王柳堡支谱》。
王树国任《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大王柳堡分卷》主办、主笔(1997年农历正月初八日)
《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之《大王柳堡分卷》
王树国说,无棣西门里王氏历代族人重视族谱的编纂,累世增修,绵延不紊,大规模编纂就达八次。
谱为一族脉系,牒为族之渊源。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七世孙王颂,仕至明朝江苏六合县巡检,他是西门里王氏家族族谱撰修第一人,藏存了家族八十年的牒稿。后,王颂将牒稿传给其堂侄八世孙王士蛟(号光斗,庠生),王士蛟以牒稿为蓝本,编为一帙,首创《东派族谱》。
到了西门里王氏第十世孙王煜,他与儿子王立业(医官)两世相承,专心修谱,遍访乡间,广搜博采,将西门里王氏西派族人知者叙之、不知者阙之,编次成帙。后,王立业参考族曾祖王士蛟所编纂的《东派族谱》,自第九世孙叙起,历历分清,易名曰《王氏全谱》。
王立业族侄西门里王氏第十二世孙王庭蓉(号锦城,增生),仿欧苏“五世一祧”图表体例,亲至祖居,定经图、详纬编、正舛讹、分支派,经纬分明,支派清晰,终身心力尽寄《王氏全谱》的编纂。另有十二世孙王谟(庠生),为修谱不遗余力。
西门里王氏第十四世孙王山华(庠生),以王金西(第十七世孙)、王钿(第十五世)相助,遍访全族,不辞辛劳,完善体例,兼画茔图,使得《王氏全谱》纳容博览。
到了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门里王氏第十八世孙王鸿恩倡导修谱。王鸿恩,北洋武备学堂毕业,陆军中将上将衔,秩威将军,历任京师军政执法处副官、陕西陆军第四营营副,民国陆军第十五混成旅二团三营营长、一团团长,改编陕西陆军第三旅旅长,陕南、川北边防司令,第二十二混成旅旅长,国民党二十七军、二十六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委员,国家林业部人事司副司长。
《王氏族谱》一九三一年十卷本
在王鸿恩修谱的倡导下,其族叔西门里王氏第十七世孙王树勋(附贡)、王宝珊(附贡)、王宝洪、王宝璜(山东邮务局二等邮务佐)等主导办理,他们骑着小毛驴遍访全族,每到一地,登记资料,收取捐款,于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12月在槐荫堂编辑排版,无棣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石印部石印成卷《王氏族谱》(十卷本),留下了宗系清晰、牒记详实的家族史典。
《王氏族谱》一九三一年十卷本封面及封二
追本溯源,先祖昭彰。2018年,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进行第八次编纂,是年3月25日,召开全族续谱发动大会,会议推选出《王氏族谱》编修委组成人员:主任王建海(十九世)、副主任王凤元(十九世)、王文章(二十一世),主编王丕章(二十世)、副主编王树国(二十世)、王树福(二十一世),执行主编王文章(二十一世)。
西门里王氏族谱合谱第一次代表合影(2018年3月25日)
无棣西门里王氏家族祖茔地考察暨总续谱工作推进会(2018年8月19日)
王树国说,盛世修志,家兴修谱。修谱可使族人知本识源,理清族脉,修谱旨在传家风,继良训,明亲睦,别长幼。《王氏族谱》本次修谱先由滨州市沾化区票家村第十九世孙王建海、第二十世孙王丕章、第二十一世孙王树福等族人发起倡议,全族近百村居,欢欣鼓舞,一呼百应。幸得族人不懈努力,才得承修永实,方能合谱成体,继历次修谱之大成。
王树国在查阅《无棣西门里王氏族谱》
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编纂历时三年,于2021年10月出版发行,全套分为《综合卷》《东派经图》《西派经图》《东派纬编(一)》《东派纬编(二)》《西派纬编(一)》《西派纬编(二)》七卷,118.7万字,本次修谱继承1931年版本《王氏族谱》的完整体例,经图、纬编部分仍按长子长孙为首位的次序排列。为使本部族谱修得更加明细完善,对1931年版老谱组织结构进行了分解整合,设综合卷和大宗支独立卷,宗支卷的主体是经编世系图和纬编牒记,该版式完全符合王氏家族庞大的人口群体和繁多支脉体系的整体要求,对后世续修奠定了便捷的依据基础。
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2021年版)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主编、无棣西门里王氏第二十世孙王丕章在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之《后记》云:“谱也,一家之典籍。犹国家有史,史以记实事,谱以序昭穆;犹市县有志,方志记录风土沿革,谱则记录世系繁衍,家道传谕。此三者构成了中华历史文化大厦,缺一不可。我王氏一族,自晟祖迁居海丰(今无棣),历六百余年,现已繁衍愈三万口众的庞大家族体系,自三世相祖遂起家儒书,藩相学博、州府刺史、县令、教谕、中将代不乏人,而青衿学子不胜枚举。如今更是人才辈出,学硕博后逐年累增。概为以德立人,以孝齐家,以才治国,家教明德传承所致。”
2021年版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是经出版发行单位(北京)线装书局推荐报送,中国国家图书馆审核,收为藏存。
无棣县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典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馆藏文献三千余万册,其中特藏专藏家谱、地方志资料十二万六千余册(件)。
无棣西门里王《王氏族谱》能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是无棣西门里王氏三万余族人的荣耀,也为世称“东省文明之区”“北海翰苑之府”无棣悠久丰厚的家谱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撰文:张海鹰
现在统计有八大程氏古村落,太霸气了,为程氏点赞
1、衡水市深州市程官屯
程管屯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唐奉镇程官屯村隶属于衡水市、毗连张官屯村、西大町村,友好好客,水美,风景秀丽
2、衡水市武邑县程家庄
程家庄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龙店乡程家庄村隶属于衡水市、边上有武家村、前王曹村、崔家村、大王家庄村,英才辈出,民风淳朴,毓秀钟灵。
3、保定市博野县大程委公社
保程委公社
博野县辖镇。1962年建大程委公社,1983年改大程委乡,1992年改程委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13.6公里。面积59.5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程委、解营、宋村、南林里、刘村、宋家庄、西程委、东程召、程六市、维新村、南堤圈、杜各庄、田家庄、程什伍、耿家庄、顿家庄、解村、张庄、东杨庄、中阳庄、北阳庄、南板桥、南辛庄、凤凰堡、凤凰庄、庄窠头、夹河、北辛庄、北板桥、庞家庄、王家庄、北两合3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工业以拔丝、养殖、食品加工为主。美籍华人、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出生在东程召村。
4、邢台市内丘县程家湾
程家湾
程家湾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柳林镇境内,程家湾村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料,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程家湾村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在程家湾村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5、衡水市冀州市程家周村
程家周村
冀州市周村镇程家周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地址,交通便利,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前来指导。
6、沧州市任丘市程村
程村
程村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议论堡乡境内,程村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料,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程村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在程村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7、石家庄市灵寿县程家庄
石家庄市灵寿县程家庄
程家庄村隶属于石家庄市灵寿县北谭庄乡,紧挨乔安庄村,南李村,王家营村,风景宜人,历史悠久,依山傍水
8、廊坊市固安县北程村
廊坊市固安县北程村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柳泉镇北程村归柳泉镇管理,毗连团亭村,韩四村,杲小营村,天蓝水清,物产丰富,英才辈出。
轻割燕云十六州:一场豪赌的愿赌服输
盛夏,山西省朔州平鲁区七墩村。黄顺才赶着羊群出了门,每到这个季节,山梁子已经被青草染绿,一片片油菜花点缀其中,玉米、高粱、莜麦一个月前早已种下,地里农活不多,羊倌相约把羊群、牛群赶到山梁子上,尔后蹲在城墙上抽旱烟,拉家常。黄色的城墙横亘在山梁子上,断断续续,延伸到天际。
七墩村在朔州北端,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接壤,村子在长城第七个烽火台下,当地人称烽火台为“墩子”,因而得名,附近还有五墩、八墩、十九墩等地名。明代七墩村属于威胡堡管辖,与云石堡、威平堡、祁河堡等同隶属威远路。朔州境内古长城全长约300公里,年代从战国、秦代、汉代延续到明代。
朔州七墩长城 (刘国民/图)
从太空遥望中国,两种颜色将这片土地区分开来,绿色的土地肥沃,适合耕作;黄色区域相对贫瘠,只能从事游牧;两者的界线,即为农牧交错带。每当遭遇自然灾害,或者游牧部族足够强大的时候,他们便越过界线,掠夺财物。游牧民族来去如风,骑兵冲击力强,农耕民族需要倚靠险关、隘口、堡垒固守,长城便应运而生。公元前214年,秦国大将蒙恬驱使劳力连接秦、赵、燕三国长城,修建万里长城。此后,历代王朝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并在沿线要塞、隘口驻扎重兵把守,以抵御游牧部族。
在这片土地上,曾充斥着国仇家恨、金戈铁马,五代、宋,以及辽、金等王朝均被卷入其中,这便是燕云十六州。当初,石敬瑭为何割让燕云,“儿皇帝”面具下又藏着怎么样的面孔?其实,石敬瑭既是燕云的得益者,也是受害者,他一手创立的后晋因燕云而亡,子孙就像近两个世纪后的宋徽宗父子一样被遣送到寒天冻土,再未回到故园。
皇帝与武将
后唐清泰三年(936)五月,太原府,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几天前,末帝李从珂的制书送到太原,令他改任天平军节度使,驻扎郓州(今山东郓城县),进封赵国公。后唐为防止藩镇坐大,朝廷往往频繁令节度使调离防区或入京任职,称为“移镇”。但这一次,石敬瑭嗅出了诏书背后的杀机。
后唐是五代第二个王朝,也是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是突厥别部,分布在金娑山南(今新疆博格达山,一说尼赤金山)、蒲类海东(今新疆巴里坤湖)的“沙陀”沙漠一带,因而得名。大约8世纪开始,沙陀人内迁,他们弓马娴熟,能征善战,游走在强大的唐朝、吐蕃、回鹘、吐谷浑之间。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创立后唐,史称庄宗。与大多数五代政权一样,后唐的历史混乱而血腥,先是李嗣源取代李存勖为帝,称明宗,接着李从珂又从明宗幼子手中夺得皇位,史称末帝。皇帝跟武将之间,似乎就隔了层窗户纸。
诸多节度使中,李从珂担心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幽州节度使赵德钧,一个是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赵德钧镇守幽州多年,封北平王,是后唐最有实力的节度使之一,其子赵延寿还曾任枢密使。河东历来是强藩,也是沙陀人的龙兴之地,石敬瑭是明宗女婿,镇守河东已有八年,还担任着大同、振武、彰国、威塞蕃汉马步军总管一职。这一切,都令李从珂心惊肉跳。
李从珂的担心没有错,石敬瑭拒不奉诏,还上了封奏折,讽刺末帝帝位是抢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末帝将奏折撕裂在地,令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义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副,领各地节度使的各路大军云集在晋阳城下。
五代年间的太原府,治所在晋阳,城址位于今太原市西南晋源镇附近,面积二十余平方公里,分布在十九个自然村中。遗址大片已为耕地、菜地掩盖,只在村落的某个角落,还藏着斑驳的遗迹。古营村的化肥厂建在一个土坡上,长约670米,这里是西城墙的一段。西城角村几户人家的地基下面,则是残存的南城墙,残长530米,过去村里人看这里地势高,就把房子建在上面。
今日晋阳城遗址为耕地、菜地所占,有的厂房就建在古城的城墙上。 (刘国民/图)
这些隐秘的城墙,组成了一座恢弘的古城。晋阳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唐代达到全盛,由东、中、西三城构成,背倚龙山、太山,汾水绕东城而过,汾河故道穿过中城,西城中又有仓城、新城、大明城三座小城。石敬瑭驻扎太原后,经过多次加固,将晋阳打造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或许正是慑于晋阳城的牢固,张敬达并未着急攻城,而是令人开挖壕沟,将城池团团围住。
石敬瑭起兵之时,儿子尚在洛阳,达官贵人一夜之间沦为乱臣贼子。右卫上将军重殷、皇城副使重裔听闻父亲叛乱,慌忙之中逃出府邸,藏匿于一户人家水井中,却依旧被官兵搜捕,收留他们的百姓也被处死。
眼见晋阳城摇摇欲坠,爱子被杀的消息也传到城中,被恐惧与仇恨包围的石敬瑭,派使者邀约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出兵相助。石敬瑭首次力邀契丹出兵的过程,史书记载不详,恐怕只是许以金帛,并未抛出燕云十六州如此优厚的条件,但赵德钧横插一杠,令他的处境更为艰难。赵德钧见后唐内乱,也做起了皇帝梦,派人以金帛厚赂契丹,求立为帝。石敬瑭被重兵包围,穷途末路;赵德钧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后者的方案显然更为诱人。
晋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城中粮食缺乏,各地节度使大多持观望态度,契丹援军是唯一的希望。得知赵德钧的动向,石敬瑭派掌书记桑维翰前往契丹军营,再次游说耶律德光出兵。真实的历史恐怕并非桑维翰能言善辩,而是石敬瑭在金银财帛失去竞争力的情况下,抛出了令契丹人心动的筹码——“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并以父礼侍奉耶律德光。五代乱世,群雄纷争,不少节度使均想倚仗契丹势力称雄,被仇恨与恐怖包围的石敬瑭,恐怕只是赌注下得最大的一个。
七月,石敬瑭的使者见到了耶律德光,他是契丹第二任皇帝,史称辽太宗。契丹先民居住在土河(今老哈河)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衰落给了契丹人崛起的空间,他们将越兀、女真、奚、党项、突厥、吐谷浑等部落一一收服,其疆域东到渤海、日本海,西北至阿尔泰山,北达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
但契丹人想向南拓展,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便成为他们面前的障碍,后唐在沿线设立幽州节度使、大同节度使、威塞军节度使、振武节度使,尤其是幽州节度使,更是承担着防卫契丹的重责。契丹人的南下,屡屡止步于幽州,这是契丹人的梦魇,也是他们的希冀,只有占得幽州,才能逐鹿中原。
内蒙古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出土的《备猎图》壁画,表现的是契丹人春猎时出发前的场面。 (葛蔼/图)
九月,耶律德光亲率五万大军,号三十万,从扬武谷南下,屯兵于汾水以北的虎北口。后唐大军驻扎在晋阳城西北,耶律德光不作休整,派遣三千轻骑前来挑战,唐兵见其羸弱,竞相出战,追至汾水拐弯处,早已埋伏在此的契丹铁骑呼啸而出,后唐军队被杀者万余人,张敬达领残兵退守晋安寨。
当晚,45岁的石敬瑭从北门出城,拜会他从未见过的父王、34岁的耶律德光,这就是“儿皇帝”的由来。《旧五代史·高祖纪》如是记载二人的首次相会:
是夜,帝出北门与戎王相见,戎王执帝手曰:“恨会面之晚”。因论父子之义。
内蒙古敖汉旗玛尼罕乡七家1号墓壁画《猎虎图》局部,表现了契丹人纵马驰骋的场景。 (葛蔼/图)
契丹出兵的消息传到洛阳,末帝令兵分三路救援晋安寨,其中赵德钧领幽州兵出飞狐关。但赵德钧心怀鬼胎,再次遣使者密会耶律德光,求立为帝,与契丹约为兄弟之国。
五万骑兵孤军深入,后唐援军步步紧逼。赵德钧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倘若与他联合,徐徐图之,此行也算有所收获,耶律德光陷入迟疑。觉察到“义父”的动向,石敬瑭大为恐慌,派桑维翰到契丹大营游说,最终令耶律德光回心转意。倒不是耶律德光守信,他同样在进行一场豪赌,赌注便是燕云。
张敬达退守晋安寨后,从此与朝廷音信不通。寨中粮草食尽,饥饿的战马相互啃噬,连马尾巴都啃秃了,士兵吃光了军粮,宰杀数千匹军马充饥。赵德钧在柏谷口按兵不动,晋安寨将士并不知道朝廷救兵已至,绝望之下,杨光远杀张敬达,领残卒来降。得知杨光远投降的消息,赵德钧父子不战而溃,被送往契丹。
经此一役,后唐一蹶不振。
何为燕云
十一月,晋阳城南门缓缓开启,城中官吏走出城池,城外的柳林(其位置在晋祠南)临时搭建了一个祭坛,旁边簇拥着剽悍的契丹武士。石敬瑭缓缓登上祭坛,从耶律德光手中接过衣冠,登基称帝,改元天福,创立了五代第三个王朝,史称后晋。祭坛下的官吏长出了一口气,几天之前,他们还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现在已经摇身一变为开国元勋了。
936年冬天出现了少见的闰十一月,天气严寒。当月初九,石敬瑭从太原出兵,十九日到昭义(治潞州),二十六日晚便进入洛阳。这是一场典型的五代式的王朝更迭,仅仅十七天便宣告易主。武将叛乱,对抗朝廷,其他节度使按兵不动,在时局变幻中选择方向,皇帝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改朝换代业已完成,向契丹人许下的诺言,也到了兑现的时候。天福三年十一月(938),后晋使者捧着地图,将幽(今北京)、蓟(今河北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云(今山西大同)、儒(今北京延庆)、妫(今河北怀来)、武(今河北宣化)、新(今河北涿鹿)、蔚(今河北蔚县)、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北)、朔(今山西朔州)十六州割让于契丹,其范围包括今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东西长六百公里,南北两百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以北太行山为界,又分为山前七州与山后九州,史称燕云十六州或幽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示意图 (苏莹/图)
从后唐版图来看,河东节度使辖太原府,以及石、岚、汾、沁、辽、忻、代、蔚八州。燕云十六州,只有蔚州在其中,其他州县与石敬瑭毫无联系,幽、蓟、瀛、莫、檀、顺、涿州分属幽州节度使,是赵德钧的地盘;新、妫、儒、武四州是威塞军节度使辖区,其余云、应、寰、朔四州则被其他节度使瓜分。如此说来,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只出让了蔚州一地,他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幽州重镇,契丹人垂涎已久,石敬瑭深知,生死存亡之际,唯有以幽州为筹码,才能打动契丹。且赵德钧在幽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石敬瑭“慷慨”地献给契丹,将赵德钧连根拔起,使其丧失与契丹结盟的资本,杜绝了耶律德光立赵德钧为帝的可能性。
新、妫、儒、武四州,位于幽州以西,北面与契丹接壤。后唐与契丹在这里展开了十余年的拉锯战。城头变幻大王旗,新、妫、儒、武州时而属于契丹,时而属于后唐,有时数月之间竟易手一次。契丹人的胃口,石敬瑭自然心知肚明。幽州、威塞诸州已割,与契丹接壤的云州、应州、朔州、寰州孤立无援,平添了与契丹摩擦的风险,夹在中间的蔚州,也成了弃子。
由此看来,石敬瑭出让燕云,并非大笔一挥,而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是个一石三鸟的计划——报复赵德钧,离间后唐,满足契丹。这位精明的节度使,用一纸空头支票换取了皇位。
石敬瑭像 (萧易供图/图)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石敬瑭割让燕云,已可满足契丹人的胃口,为何又认耶律德光为父,徒留下千古骂名呢?当年的册封诏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猥以眇躬,奄有北土,暨明宗享国也,与我先哲王保奉明契,所期子孙顺承,患难相济,丹书未泯,白日难欺,顾予纂承,匪敢失坠。尔惟近戚,实系本枝,所以余视尔若子,尔待予犹父也。
诏书中频频提到的父子关系,源于契丹与沙陀的结盟。905年,契丹第一任皇帝耶律阿保机与李存勖之父李克用在云州(今山西大同)会盟,交换战袍、坐骑,约为兄弟。耶律德光为耶律阿保机之子,明宗是李克用义子,按照之前的谱系,自然可以以兄弟相称。石敬瑭是明宗女婿,从辈分来说,认耶律德光为父,也就延续了契丹、沙陀之间的关系,他的政权才能披上合法的外衣。
千疮百孔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之处在于,它的大部分区域既处于农牧交错带附近,也是中国长城的主要分布地带,朔州自不必多说,幽州、云州、檀州、武州、新州、蓟州境内长城纵横蜿蜒。取得燕云后,契丹疆域跨过燕山,莫州、瀛洲更是深入华北平原腹地,后晋则尽失长城之险。如果说西部尚有雁门关可以固守,东部自幽州以南到黄河门户洞开,铁骑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任意驰骋,如在中原王朝头上悬了一把利剑。
燕云十六州中,云、应、寰、朔地处晋北高原,其余十二州分布于华北平原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也是古代中国农业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燕云入契丹后,农业取代游牧,成为契丹经济的主要支撑,有别于此前的匈奴、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辽国逐渐演变为农耕—草原的复合帝国。
大同明代方山长城,大同古称云州,1044年升为西京,成为辽国五京之一。 (刘国民/图)
石敬瑭创立后晋后,因洛阳是前朝都城,气象陈旧,在桑维翰建议下迁都汴州,升为汴京,这里北扼燕赵,南通江淮,并联巴蜀、岭南,交通极为便利,堪称水陆都会。但汴京城北仅有黄河可依,没有山川之险,缺乏战略纵深,易攻难守,为军事上的“四战之地”,即四面平坦、无险可守的城池。相比之下,洛阳北依邙山,南据伊阙,西控潼关,东临江淮,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后,曾提出迁回洛阳、最终定都长安的设想,但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其弟赵光义更是以“都城在德不在险”加以劝阻,此事遂不了了之。
割让燕云,迁都汴京,后晋王朝甫一建立,即面临着疆域、都城上的双重漏洞,与契丹交好尚能苟延残喘,一旦交恶,其后果可想而知。
石敬瑭其人
石敬瑭在位七年,尊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奉表称臣。每至佳节,必馈赠礼物,连太后、太子也不例外,平日里得了珍玩奇宝,也派使者送到契丹。使者到上京,契丹人言语轻慢,后晋朝野皆以为耻,石敬瑭却待之如初。
谦卑的态度,带来了和平。一部《旧五代史》,就是半部战争史,五代后梁、后唐金戈铁马,连年征伐,石敬瑭在位期间息兵止戈,除了麾下节度使叛乱,很少主动征伐,与契丹也尽力维持和平。《旧五代史·高祖纪》记载的最多不是南征北战、大兴土木,而是减免赋税、免除徭役等小事,乱世中的中原百姓才得以有几年安定日子。就连给契丹的岁贡,石敬瑭也有所保留,三十万岁币大约相当于几个县的租赋,他往往托辞百姓贫苦,不能满数。
五代年间曾有一项重税,谓之牛租。朝廷将耕牛租给田户,每年收取租金,牛死之后仍需缴纳牛租,直到后周太祖郭威时才废除,也被视为后周一大德政。宋人程大昌发现,早在天福四年,石敬瑭即已下诏放免牛租。对于食盐,石敬瑭也给予宽容,允许民间交易,朝廷征收食盐钱,后晋盐价一直不高,产盐区不过十文,边远地区也不过二十文。
编纂《旧五代史》的宋代丞相薛居正,虽然对石敬瑭割让燕云的行径颇为不齿,依旧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倘使非由外援之力,自副皇天之命,以兹仁德,惠彼蒸民,虽未足以方驾前王,亦可谓仁慈恭俭之主也。
天福七年(943)六月,石敬瑭结束了他矛盾的一生,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归葬显陵。显陵在洛阳市宜阳县石陵村,阡陌交错的田垄里,一个圆锥形的小土丘荒草萋萋,周长百余米,覆斗形墓冢,上面堆着秸秆、茅草与塑料口袋,纵横交错的电线从墓顶掠过。洛阳王陵多,但眼前的显陵,实在是过于冷清了,石陵村村民几乎从不祭拜,有时在地里劳作,远远看见外人来了,怕人说闲话,说跟地下的“儿皇帝”有什么关系,就早早收工回家。距离封土不远,曾有两个六棱形望柱,柱身已淹没在土中,残留柱头,墓前曾有石人、石羊、石马等9对石像生,如今也不见踪迹了。
石敬瑭显陵 (萧易/图)
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大多爱在显陵前抒发感慨,甚至唾骂几句,比如元人郝经的《白沟行》:石郎作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清人吕法令《石家陵》:五季纷纷事已休,石家陵寝尚千秋。当年知用谁筹谋,轻割燕云十六州。这也难怪,由于割让燕云,中原王朝失去屏障,不堪其苦,这笔账自然算在了石敬瑭头上,他在史书中的形象,逐渐少了细节,变得脸谱化,乃至千夫所指。但鲜为人知的是,石敬瑭的后晋也亡于燕云,他的子孙们,率先尝到了丢失燕云十六州的苦果。
后晋亡国,似乎给燕云画上了句号,但对于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遗留的沉重债务,却远远没有结束——后周世宗北伐,在病龙台染病身故;宋太宗图谋燕云,数十万精锐丧失殆尽;宋徽宗贪图不世之功,与金人联合收复燕云,却导致了汴京之乱的惨剧。这块土地仿佛被诅咒一般,战争、叛乱、屈辱、流亡与死亡交织出一片刀光血影,缠绕着中原王朝,近两个世纪之久。
萧易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推荐】MCU火了源铄基金
2022年伊始,半导体又一细分赛道火了。不久前,32位MCU企业“航顺芯片”正式完成10亿元D轮融资,本轮由深投控、深创投、青岛海尔汇智、方广资本、康成亨资本、美格智能、中航基金联合战略领投。这笔融资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刷新了近期国内MCU领...
-
【推荐】500增强一箩筐指数增强基金该如何选000478基金净值查询
来源:银行螺丝钉的雪球原创专栏今天来介绍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数基金组合。是蛋卷开发的500增强基金一箩筐。这是目前比较好的一个“500增强基金如何挑选”的解决方案。
-
【推荐】4月5日起机票燃油费再下调单程最低降至30元油价最低能低到多少钱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3月30日,记者从飞猪和去哪儿平台获悉,机票燃油附加费年内第二次下调,4月5日起单程最低降至30元。飞猪、去哪儿表示
-
农业银行同行转账手续费农业银行同行转账手续费标准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农业银行同行转账手续费,农业银行同行转账手续费标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农
-
外贸信托近期产品外贸信托近期产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外贸信托近期产品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外贸信托近期产品有哪些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
-
国际层压板有限公司,国际板材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国际层压板有限公司,以及国际板材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
-
国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国金黄金控股有限公司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国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北京国金黄金控股有限公司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