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白塔楼盘

常见问题 阅读 114 2024-12-10 14:44:24

文章目录:

1、被《安家》里的老洋房惊呆?台州这些老建筑也值得一看2、浙江仙居入室杀人案:深夜父母双双被害 九岁幼子经历了怎样的恐惧3、橙柿视觉丨杭州这家人均10元的烧饼油条店,凭什么能入选“米其林”?今早我们去探了探

被《安家》里的老洋房惊呆?台州这些老建筑也值得一看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不少小伙伴开启了宅家追剧模式。

最近孙俪、罗晋主演的热播剧《安家》“声势浩荡”,频频霸占微博热搜榜单!

#上海老洋房#也是持续热议,从1.5亿的龚家花园到历经三代的向公馆,网友纷纷表示“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像老洋房这样的老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风貌的特色,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实证。

台州,虽然没有这样的老洋房,但也藏了不少值得细品的老建筑和特色建筑群。

一起来看看~

三门?龚家宅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

龚家宅院,位于三门县沙柳街道沙柳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年,占地面积798平方米,其中天井面积118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为四合院结构,东北西三面,系造尺八尺回廊,综观合院,风貌典雅,古朴美观。

古宅的主人姓龚,生于清代,是一位走街串巷的挑担卖货郎,由于他吃苦耐劳,为人信用,和气生财,生意开始做大,后来还从事印染和布匹生意。历史变迁,龚家宅院已没有当时的辉煌,只余大门上四角飞檐亭子堆作灵巧,内堂片瓦鳞砖浮雕精湛……庭院深深深几许。

地址:台州市三门县沙柳街道

临海?马氏庄园

跨越近百年的民国大庄园

马氏庄园,位于临海市大田街道下沙屠村,距离临海市区仅十几公里。这座庄园建于民国十八年,次年秋天落成,是临海市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如今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临海旅游

马氏庄园是典型的民国时代大宅风格,占地4亩余,外绕护庄河,高墙大院气势逼人,宅院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每透院落贯通相连,规整有序,并筑有精致小花园。尽管庄园已然古旧,但有大量的灰塑、木雕、石雕保存下来,展现着临海民间的建筑文化魅力。

地址:台州市临海市大田街道下沙屠村

临海?邵家渡于至楼

藏着明清时代的书香年华

于至楼,位于临海邵家渡一个叫大路章的村子里,处于笔架山庇护之下,掩映在绿树青山之间,名字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前笔架山上有个学堂,“于至楼”是其中一所教舍的名字。现在这座低调古典的宅子,便是庭院主人对那座江南庭院的还原,对那段历史的敬意和传承。

图/临海旅游、于至楼

雕花鱼池荡着波纹,四龙回水的合院天井描绘着古老的情愫,惬意的回廊邂逅着晚照晴空,榫卯的雕梁画栋追随着逐渐消逝的巧夺天工……走进这座庭院,仿佛穿过悠悠时光,来到明清时期幽静的院落,窗外阳光正好,赌书泼茶,笑语轻声。

地址:台州市临海市邵家渡街道大路章村

咨询电话:13676628999

天台?济公故居

祖居之上的复建

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永宁村人,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济公李府祖居随着岁月变迁最终湮没,天台县人民政府为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济公文化,让济公精神千秋永传,在石墙头复建济公故居。

济公故居建筑风格奇特,依势造房,由观霞阁、李府大院、陇西园组成,集楼台亭阁水榭园林于一体,造型宏伟又华丽,不乏破袈裟、破帽、酒葫芦、破鞋、破扇等一系列象形“小品”,并以游廊相接,体现济公形象个性,是国内首创的建筑群体。

地址: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赤城路449号

温岭?石塘石屋

半依山腰半海滨

温岭石塘,以石塘山为屏,三面环海,是一座石头堆砌的海边小镇,被称为“东海之滨的好望角”,全镇由灰色的巨石构成。石塘的建筑大多面朝大海,依山而建,石屋、石墙、石路,布局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又与青山相依,与大海相连,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

图/豆芽旅行家:胡明昊

石屋的外墙最具特色,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成,坚固耐用,宛如一道屏障,有效防止台风带来的墙体坍塌。“层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古老的石屋沿着地形等高线错落地分布在山腰上,而古老的石墙长年经过海风的侵蚀,留下了岁月的颜色。

地址: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

天台?张思村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

图/王月华

张思村,是天台平桥镇境内一座保存完好、别具韵味、世外桃源般适合养生养老的古村落。这里文化底蕴浓厚,历史悠久,抬头可见气宇轩昂的门楼,重檐翼角,斗拱重昂,还有妙趣横生的石窗,灰墙黛瓦间有长约一公里的村街巷道,颇有古韵。

临水而筑,依巷伸展,整个村落基本保持原生态风貌,有13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包括三座祠堂、十多幢明清风格的院落,还有数幢民国年间的民居,清晰地展现了古村历史发展脉络。

地址: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张思村

仙居?高迁古民居

历经百年而不衰

图/马蜂窝@铁人17号

高迁古民居始建于元代,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吴氏家族集居之地,现存11座较为完整的古居,规模宏大、布局精巧,镶嵌在宅院门窗棂台上的石刻木雕,精美古典。

图/马蜂窝@铁人17号

古民居历经百年而不衰,至今村民们仍生活在其中,耕读持家的古风犹存,尽显一派与世无争的和平景象。山水环抱之中,慢慢行走在历经百年而依然活着的古民居群间,总有一个角落让人不由驻足,细细寻看。

地址: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

三门?东屏古村

浙东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东屏村,因村东的东坑山形似帷屏而得名,是中国海禁遗址,被誉为“中国海防文化第一村”,也是三门最早的古村落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更被誉为“中国画里的村庄”。

图/三门美图采风团

这里拥有完善的古村落建筑群,栩栩如生的雕刻装饰,享有浙东南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更有诗云:山深人不觉,共居图画里。进入东屏村,穿梭于小巷,恍惚间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地址: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东屏古村

这些老建筑和特色建筑群,一砖一瓦中,承载了流金岁月。

静待春暖花开,摘下口罩之时,我们一起寻觅这些老建筑的浓浓韵味!

(图| 各县市区文旅、摄影师等)

(原标题:《被里的老洋房惊呆?台州这些老建筑,同样在旧时光里等你!》,编辑:张丹萍。)

浙江仙居入室杀人案:深夜父母双双被害 九岁幼子经历了怎样的恐惧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1999年9月7日凌晨2点,浙江省仙居县白塔镇的一对夫妇遇害了。被害的地点是他们家的卧室,死者身上的伤情显示,他们是在熟睡的过程中遭人突然袭击而遇害的,两人死于颈部动脉破裂后失血性休克。

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根带血的木棍,在屋外草丛中发现了两把匕首。

经鉴定,带血的木棍和匕首就是杀害蒋某夫妇的凶器。

警方判断,现场出现两种凶器说明行凶者至少是两人,而现场确实发现了两个外人的脚印。但让侦查员诧异的是,这两个人都没有穿鞋子。

出事的院落就是死者的家,它由1幢5层楼和1幢2层楼还有一排平房组成,占地面积达上千平方米,这在当年是当地首屈一指的院子,显得十分豪华。

男死者名叫蒋荣华,37岁,女的叫张娅芬,只有31岁,他们在当地开了一家塑料制品厂,专门给汽车厂家做配件。什么人会杀害他们呢?

警方把视线都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就是死者当年只有9岁的儿子小辉。死者被害的时候,小辉就在家中,他是否目睹了父母被害的一幕,他是否看清了凶手的面目呢?凶案发生后,小辉就离开了这个院落,再也没有回来过。

据小辉回忆,当他醒来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已经都在血泊当中了。小辉说小时候家里有两张床,父母睡大床,小辉单独睡小床,两床相距不到一米,当年他被惊醒的时候,两个凶手还在,可父母已经没了生息。他并没有看到父母遇害的过程,也没有看清凶手的长相。

黑暗中,小辉只看到两个凶手带着头罩,一高一矮,更多的细节无法看清了。两名凶手见小辉醒来,就冲到了他的面前,用一根电缆线把他捆了起来,用胶带蒙住了他的眼睛,用一条短裤塞住了他的嘴。

黑夜中,父母被害、自己被捆、眼睛被蒙,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惧呢?庆幸的是,两名凶手并没有对9岁的小辉下手,他们只要求小辉说出家中的钱财在哪儿。在将他们家中的500多元现金和一些值钱的财物拿到之后,两名凶手离开了现场。

天亮后小辉自己挣脱了出来,跑到了外婆家。年幼的小辉明显是被吓坏了,他并不能清楚的说出晚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一个劲的要求外婆上他们家去看看。

外婆以为是小辉的爸妈两个吵架了,小辉让她过去劝一下,等外婆和家人推开房门,看到房里的血迹才知道出了大事,赶紧报了警。

蒋荣华夫妇都是农村贫苦出身,经过多年的打拼,好不容易才过上了这样的生活。据双方的老人讲,蒋荣华夫妇生前对家人和周围的人都很好,他们实在想不出是什么人要害他们夫妇。

仙居是浙江西部的一个山区县,以风景秀美而著称。案发现场前面的那条马路是浙江的一条省道,当年这条省道是内陆多个省份前往浙江沿海地区的必经之路,车多人杂。案发之后附近通了高速,这里才渐渐的平静下来。

通过现场勘验,警方推断两名凶手是从马路翻上围墙的,在围墙上走了将近50米到了一座平台,平台是蒋家这幢楼房的楼梯拐角,两名凶手沿楼梯而下进入了院内。

蒋荣华夫妇遇害的卧室在这幢楼房的二层,凶手先从小院上到二层,然后进入卧室杀死他们夫妇的。

蒋荣华夫妇遇害的卧室靠近马路,在马路对面有座当时正在建的楼房,楼房内警方发现了两堆稻草,稻草上明显有人躺过的痕迹。从这里能够观察到蒋荣华夫妇的卧室,警方分析,凶手在作案之前应该在对面的楼房里待过一段时间。

警方在现场附近发现了两个凶手遗弃的头罩,另外还发现了两双白色的粗线手套。经鉴定,两双粗线手套都是凶手作案后留下的。

先观察动静后翻墙入室,作案时头罩蒙面戴着白手套,这些电影里的情节,在蒋荣华夫妇被害案中全部上演了。侦查员意识到这两名凶手并不一般,他们到底是谁?

蒋荣华夫妇遇害的卧室外面还有一个客厅,客厅和卧室全被翻得七零八落,家中500多元的现金、首饰、死者的手表、手机等物品全被拿走了。侦查员第一印象感觉这两名凶手是为财而来,案件的性质应当是入室抢劫杀人。

可是当侦查员仔细勘察了现场之后,却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蒋荣华夫妇是在卧室被害的,凶手要从小院儿到达二层的卧室,须过三道门,第一道是二层走廊上的伸缩铁门,第二道是客厅的木门,第三道是凶杀现场卧室的门。现场并没有攀爬的痕迹,窗户也完好,警方分析,凶手是从门进入卧室的。

但是门上并没有被破坏过的痕迹,据了解,卧室这道门受害人有时不会锁,但客厅这道门和走廊上的伸缩铁门一般都会锁。三道门都没有被破坏,没有预谋的抢劫者是如何进入卧室的呢?这是第一个疑点。

接下来两名凶手为何要戴头罩呢?两名凶手当天蒙面的头罩并不是之前特意制作好的,而是用受害人蒋荣华的一件T恤衫在现场临时制作而成的,在小院的地上,警方还找到了两个凶手制作头罩剪下来的残料。

如果是普通的抢劫作案,作案者和受害者并不相识,现场又没有监控设备?他们有必要临时制作一个头罩吗?

第三个疑点是,凶杀过程和抢劫杀人案不吻合。前面提到蒋荣华夫妇是在熟睡的状态下受到袭击身亡了,一般的入室抢劫案主要是图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要人性命。受害人是在熟睡过程中遇害的,并没有对两名凶手构成威胁,凶手为什么要杀害他们呢?

以上三点用入室抢劫杀人无法解释,如果作案动机换成报复性杀人,三个疑点却奇妙的相通了。报复性杀人一般是熟人作案,熟人有条件配钥匙,三道门没被破坏进入现场就有可能。因为是熟人,怕被认出,所以必须戴头罩。报复杀人的主要目的是要人性命,图财可能是顺手而为,两名被害人没有构成威胁也会被杀害。

侦查员认为蒋荣华夫妇被害,熟人报复杀人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熟人报复杀人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情杀,一种是仇杀,专案组围绕这两个方向展开了调查。

蒋家人反映,蒋荣华并不是那种花心的人,多年来,他对妻子张娅芬十分疼爱,夫妻两个感情很好,不可能因情而被杀。警方对此进行了调查,确实没有发现蒋荣华夫妇感情上有问题。

不是情杀,难道是生活中和谁有矛盾吗?在生活中,蒋荣华夫妇确实和人有矛盾。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位,一位是他们的亲戚,由于家庭问题,一直和蒋荣华夫妇不和;另一位曾是他们工厂的职工,出事前不久因故被辞退了,那名职工一直不满。但通过调查,两人并不具备作案的时间和条件,嫌疑均被排除。

案件调查进展到这里让人不解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如果是抢劫,为什么要杀人呢?如果是报复性杀人,调查中又没有发现死者有仇人。

这起一案两命的杀人案,不仅震动了仙居,也惊动了浙江省公安厅和台州市公安局,三级公安机关组成了一个近百人的专案组,专案组决定抛开案件的性质,直接查找嫌疑人。

通过现场留下的两双脚印,专案组推断出凶手应该是两个年轻人,年纪在20岁到30岁之间。其中一个略胖稍矮,身高在1米65到1米70之间,另一个稍高较瘦,身高在1米70左右。

受害人儿子小辉说,当晚两个凶手说的不是仙居方言,是带有外地口音的普通话,他认为两名凶手是外地人。而现场的一些证据也表明两名凶手似乎不是本地人。

住在案发现场五六百米远的一位老人说,案发那天早上四点多钟,他早起散步,看到两名陌生的男青年蹲在马路边抽烟,天黑老人并没有看清两名男青年的长相。

事后警方从两名男青年抽烟的地方找到了凶器——两把匕首。一把是有刀鞘的匕首,半插在刀鞘里面,另一把匕首没有刀鞘。

警方认为抽烟的两个男青年应该就是凶手。法医推断,蒋荣华夫妇是在凌晨两三点死亡的,早上四点多应该是作完案之后。作案后并不急于离开,这不像本地人。因为本地人怕被认出,一般会快速离开。另外本地人熟悉地形,在处理作案工具时,不会简单的抛在案发现场附近。

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外地人,根据凶手凶残胆大的特点推断,很可能有前科劣迹。专案组围绕这些条件展开了大范围的排查。

排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针对在仙居工作居住或者近期来过仙居的外地人;另外警方将嫌疑人的有关特征打印成协查通报,向沿途的过往司机和附近的省市公安机关发送。大范围的排查进行了两个多月,排查人数达到5万多,可嫌疑人并没有被发现。

这时,技术人员给专案组带来了好消息。

在案发现场院内东面围墙的一个水槽内,警方发现了一个漂浮的刀鞘,这个刀鞘是自制的,上面缠绕着胶带纸。凶手作案时戴了手套,现场没有留下指纹,可他们使用的匕首有一把套壳是用胶带缠起来的。侦查员打开胶带,在套壳上发现了一枚指纹,初步判断这枚指纹应该是右手食指的,这很可能是凶手在缠胶带时留下的。

指纹的出现让侦查员眼前一亮,可是要想找出这枚指纹是谁的,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知道在案发的1999年,当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违法犯罪人员指纹数据库。

警方根据匕首上的纹饰猜测凶手可能来自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而当年仙居的外来人口大多来自云贵川等西南省份,两者结合专案组将指纹比对的重点放在了西南。专案组分成了多个小组,多批次的前往西南的云贵川等省份,前后持续了两年多,比对了近百家县市的指纹库,结果却是失望。

在指纹比对无法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专案组打听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掌握了一项新的技术,能够从现场物证中采集人体的DNA信息。

警方在现场电视机柜前曾采集到一枚烟头,抱着一线希望,专案组将现场有关物证送到了北京。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还真的从中提取到了凶手的DNA信息,不过当时全国性的人体DNA数据库还没有建立。

掌握了嫌疑人的指纹和DNA,侦查员们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凶手一定会露出破绽,但是让侦查员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14年。

小辉的外婆说,已经成年的小辉不敢走夜路,也不能听到楼板上的脚步声,甚至无法一个人在夜晚独居一室。

直到2013年4月7日,仙居县公安局的侦查员拿到了一份传真,传真上的消息是当年的侦查员期盼了14年的东西。

这份传真来自上级机关,其中说到当年的那起凶案中有一名凶手的DNA信息和四川省江安县的一起盗窃案的嫌疑人比对上,案件终于露出了曙光。

经过一番准备,4月20日专案组再次集结出发,目的地是四川省江安县,4月20日雅安大地震,江安离雅安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公里。专案组是在余震不断的风险中抵达江安的,到了那里他们才知道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四川这仅仅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件,除了现场获取了一定的物证之外,没有其他更加有利的线索。发生的时间其实是在两个多月前,江安警方曾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案件并没有被侦破,嫌疑人是谁并不知道。

虽然线索不多,可江安警方从现场提取到了一名盗窃者的人体DNA信息,经上传到公安部的DNA数据库后,跟14年前仙居的那起凶案的一个凶手比对上了。

四川的江安和浙江的仙居,两地相距2000公里,一份相同的DNA信息将两地警方联系在了一起,两地的警方都很清楚,这份DNA信息意味着什么?可是如何找出背后的真凶呢?两地的警方组成了联合侦查组,他们决定先突破四川的那起盗窃案。

在单件案件无法突破的情况下,联合侦查小组和江安周边的县市进行了联系,看是否有类似的案件发生,结果发现近半年多来江安周边的县市连续发生过多起类似的案件,其中两起还拍到了盗窃者的影像。

在13年2月5日的一起盗窃案中,监控显示当晚的2点15分有人在外面撬门,两分多钟后门被拆开了,两个蒙面男子进来了,他们将走廊上的监控探头给拧了过去。

一个多小时后,两名男子抱着东西下楼来了,离开前两名盗窃者又将这家单位的大门给装上了,这家单位保险柜内1万多元现金被盗走了。

在另外的一起盗窃案中,凌晨2点02分两名蒙面男子进入这家单位的办公室,在确认办公室无人后两人开始撬保险柜,撬了一会儿两人发现了监控,又将监控探头拧到了一边,这次保险柜里的2万多元现金被盗。

通过图像分析,这两段监控视频中的两个盗窃者为同一伙人。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联合侦查组得知其中一起盗窃案中有一部手机被盗,侦查组一查那部失窃的手机,发现这部手机曾经被一个名叫吕鹏飞的人使用过。

吕鹏飞,四川江安县人,监控视频中一名盗窃者身高、体态和吕鹏飞很接近,联合侦查组认为吕鹏飞很可能就是盗窃案的嫌疑人。一查吕鹏飞的履历,侦查员认为吕鹏飞可能不仅仅是系列盗窃案的嫌疑人了。

吕鹏飞曾伙同他人在2000年5月到2003年4月间,在浙江做过一系列保险柜盗窃案,后被判入狱,直到2012年出狱,才回到了老家江安。也就是说,蒋荣华夫妇被害的1999年9月,吕鹏飞很可能就在浙江。

吕鹏飞2013年时39岁,也就是说1999年时25岁,这和当年专案组根据现场脚印推断出两名凶手年龄在20至30之间的结论相吻合。另外他是四川江安人,和专案组推断的凶手可能来自西南这一点也吻合。

很快,警方在吕鹏飞的一个朋友家找到了他。吕鹏飞到案后很痛快的承认了一系列盗窃保险柜的案件是他和江安本地一个小伙子杨杰两人所为。通过DNA比对,吕鹏飞正是14年前那起凶杀案的凶手之一,可此时的吕鹏飞还心存侥幸,对当年的杀人案并不承认。

吕鹏飞不愿意交代,而且当年的凶手是两个人,那么另外一个凶手会是谁呢?警方随即将吕鹏飞这次盗窃案的同伙杨杰也抓来了。

杨杰是一个90后,14年前他还不到10岁,显然他不是另外一个凶手。这个时候侦查员注意到,吕鹏飞当年在浙江犯下的一系列盗窃保险柜的案件中,有一名同伙叫刘峰,他很可疑。

刘峰是1971年出生的,1999年的时候应该是28岁,和当年警方所推断的两个凶手的年龄段吻合。当年为了排查外地人的信息,办案人员曾将仙居县所有旅馆的住宿登记信息复印了一份,结果发现就在凶案发生的前一天,刘峰曾在仙居的一家旅馆住宿过。

此时的刘峰由于当年的系列盗窃案,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还在服刑。专案组和监狱取得了联系,提审了刘峰,结果刘峰很快承认当年的那起杀人案是他和吕鹏飞两个人一起干的。

14年了,真凶终于落网了,可是14年来,很的很多疑问依然缠绕在侦查员的心头。凶手为什么要行凶?作案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穿鞋?大门没有被破坏,他们又是如何进入现场的?终于到了揭开真相的时候了。

另一名凶手刘峰被找到后,吕鹏飞的防线崩溃了,他只得低头认罪,跟刘峰一起供述了当年的作案经过。

据刘峰和吕鹏飞供认,在杀害蒋荣华夫妇之前,他们两人本来在浙江一带专门盗窃单位保险柜,凶案发生的前一天,两人一起来到了仙居,本想找一家单位下手,可是在路过受害人蒋荣华的家时,发现蒋家十分豪华,他们感觉这是家有钱人。

两个人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对蒋荣华家实施盗窃。两个人在蒋家对面那座未完工的楼房里,一直待到了凌晨两点多钟,观察到蒋家人进入了梦乡,两个人才翻墙入室,进院后两个人慢慢的摸到了蒋荣华夫妇居住的地方。

两个人先是在卧室外面的客厅翻找了一番,结果一无所获,两个人认定蒋家的钱财在卧室,可是卧室里蒋荣华夫妇和孩子在睡觉,如果此时两人知难而退,后面的凶案也就不会发生了,但是他们不愿意空手而归。

两个人意识到进入卧室,很可能会惊醒蒋荣华夫妇。当天两个人穿的是硬底鞋,夜间走动响声大,为了避免吵醒蒋荣华夫妇,两个人在进入卧室前将鞋子都脱了。两个人之所以要临时制作一幅头罩,那是因为刘峰是近视眼,戴着眼镜,这是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所以他想戴个头罩把眼镜遮起来。

进到卧室后,两人不小心碰到了柜子,蒋荣华被惊醒叫了起来,两人很害怕,情急之下就将蒋荣华夫妇杀害了,冷静后两个人才感到害怕,在现场待了很长时间,直到蒋荣华的儿子小辉醒来,两个人才将财物拿走,离开了现场。

最后还有一个疑问,从蒋荣华家的小院进入二层的卧室要过三道门,门锁没有被破坏,他们是怎么进入的呢?对此,两名嫌疑人表示已经记不清了,但案发的9月7日,正是江南的“秋老虎”逞威的时候,侦查员分析可能是天气炎热,蒋荣华夫妇当晚没有关门。(完)

(版权声明:文章转自“央视《今日说法》”。版权归作者所有)

橙柿视觉丨杭州这家人均10元的烧饼油条店,凭什么能入选“米其林”?今早我们去探了探

今天凌晨4点,绵绵细雨中,杭州西溪路上的王氏烧饼店,第一炉烧饼和第一锅油条已经出摊了。

这是王氏烧饼入选“米其林”后的第一个早晨。

昨天(5月30日)上午,首版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51家餐厅首次进入米其林指南推荐榜单,包括6家一星餐厅、12家必比登推介餐厅和33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

110413

这六家杭州餐厅,获米其林一星!楼外楼、知味观等数十家餐厅入选,方老大、复兴面王、福缘居等被推荐

在33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中,网友发现了一个似乎有点格格不入的名字:王氏烧饼。与它同时入选该榜的,还有楼外楼、知味观·味庄、西湖国宾馆紫薇厅、三嚥阁等知名饭店餐厅。

和不少人均消费上千元的高端餐厅同榜,这家位于西溪路60号的小小早餐店,到底为什么会登上这个全球知名的美食榜单?

此时,外面天还黑着,透过路灯光线,可以看到店门的招牌上写着“王氏烧饼,无矾油条”,旁边还有“20年老店,杭州味道”等字样。

店里有4个店员正在忙碌,他们和老板就租住在楼上。2点半就开门了,豆浆先磨起来,馄饨包起来,面也和起来,然后炸油条,烤烧饼。

这么早做,也没什么人,不怕烧饼油条冷掉吗?

店员说,做的第一批油条,基本上都是给附近的饭店送货,“比如四季酒店、世贸君澜,以前还送黄龙饭店,有给员工自己当早饭,也有作为食材的,像留食餐厅的八宝油条,都是用我们店的。还有一家做鸡蛋饼的小摊,是自己上门提货的。”

“还是那个套餐,拌面不要太熟!”4点半,店里来了第一位顾客,脚还没踏进门,声音已经飘进来了。

这是刚从附近一家KTV下班的小伙,他说的套餐是:一碗小份拌面+一笼小笼包+两个荷包蛋。

其实店里并没有什么套餐,但不少老客喜欢一些固定搭配,老板和店员对于他们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早已烂熟于心,只要一看脸,就马上准备起来了。“我一个月30天,起码28天都在这个店里吃早饭。”小伙说。

5点,天蒙蒙亮,老板和老板娘来了,一起开始做烧饼、炸油条。

夫妻俩都姓王,老板叫王文武,53岁,妻子王芳娟,比他小3岁。两人都是仙居县白塔镇上横街村人,家离得很近,从小就认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我家祖辈都是做油条烧饼的,她家里开饺子店的。”王文武说,他十七、八岁就跟着家人出去卖烧饼油条了,在上海、宁波、苏州等地都做过。

1997年王文武和王芳娟在家乡结婚,不久就生下了儿子。2003年,他们一家来到杭州,开起了夫妻小店,卖烧饼油条等早餐,就在这个位置,20年没变过。

在店里吃早饭,人均10元就能吃得不错。油条,2.5元一根,主打的就是“不加明矾”,十分松脆。而烧饼一只3元,更是排队等待的抢手货。

和别家的主要区别,就是他们家的烧饼多了一道工序——在面饼里加了油酥,再裹上猪板油、小葱,最后刷上一层油,烤出来又香又脆,滋滋冒油。

除了烧饼、油条,卖得好的,还有糯米饭团,6元一个,加料另算。粢饭糕也很受欢迎,2.5元一块。其他还有拌面、小馄饨、小笼包、豆浆、豆腐脑等。

过了7点,人越来越多,店里一时坐不下,王芳娟招呼客人到隔壁的一间店面,这里原来是他们的仓库,后来人多了,就在这里也放了桌椅。

76岁的陈大伯,家住在黄龙附近,身体不太好,但每天推着轮椅,来店里吃早饭。他进门直接把10元钱放桌上,店员秒懂,“小份拌面,加小馄饨,来了!”

王文武说,这个地方太小,也有人让我们开分店,但我们没精力,交给别人做,品质上也不放心,“最重要的是,这里周边居民都很认可,有满足感。”

他说,今天下雨,人不算多,周末人比较多,不少是大老远带着孩子赶过来吃,也有浙大教授,还有爬完山的一批人,肯定是要来我店里吃早饭的。

我问,你们知道米其林吗?王芳娟笑着说:“以前只知道是个轮胎,昨天才知道还做美食的。”

昨天中午入选米其林后,很多亲友也打来电话祝贺,夫妻俩一时蒙了,后来店里来了几个年轻人,才做了解释。“但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入选,之前也没有留意什么特别的人来考察,总之还是挺意外的。”

王芳娟说,昨天下午两点半,还来了个小伙子,说看到米其林榜单,就马上开车20分钟过来了,但是这时候已经收摊了。为了不让他失望,王芳娟只好用剩下的材料,又做了6根油条,小伙非常高兴。

上榜后,烧饼油条价格会上涨吗?

夫妻俩都坚定地表示,绝对不会!“除非食材物价上涨,那没办法,我们这个价格已经好几年没变过了。记得20年前刚开店时,一根油条才卖3毛,一只烧饼才卖4毛。”

干了这么多年,夫妻俩几年前才在三墩买了套房,但平时还是住在店楼上。“赚的都是辛苦钱,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只有过年回家十来天。”

9点半过后,人逐渐少了。王文武说,一般开到中午1点,就关门了,之前想试着下午也做,但身体有些吃不消。

“常年站着做油条,我老婆腰椎间盘突出,站久了不太舒服。”王文武说,这种生意也就到我们手里做做差不多了,再年轻的,也不肯做了。

他们的儿子,25岁,在杭州一家高新电子企业工作,“他不会做烧饼油条的,我们也不会让他接手,太辛苦了!”王芳娟说。

一位顾客从滨江打车赶来,买了30副烧饼油条。

隔壁的门窗店,工人的早饭都是在这里吃的。

店门口有棵树,是无患子。“刚开店的时候就在这里了,当时只有现在不到一半粗,以前还嫌它挡我店面,现在看着看着也有感情了,毕竟20年了。”

抬头一看,这棵树已经开花了,而旁边的几棵无患子都还只有绿叶。

“有点像我们的 ,起得早,开得早。”王芳娟说。

在橙柿互动App上,近年来也有不少橙友推荐过这家早餐店。

你去吃过这家烧饼油条吗?你觉得杭州还有哪些餐厅可以上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橙友圈发帖,推荐你心目中好吃的餐厅。

高端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端系统节能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付豪正式加盟辽宁男篮 签约3年5个月 下一篇: 仙桃又一产品被国外争相抢购,订单排到明年七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