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基岩资本范波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细分领域替代是国产出路

理财经验 阅读 132 2024-03-09 23:59:40

来源:金融界网站

近日,基岩资本联合中国证券报开启了“探索价值,投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调研行”系列活动。系列活动为期一个月,第三站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岩资本副总裁范波表示,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关键设备,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去年以来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压力逐步显现,国产替代进程日益艰难,但国产品牌在细分领域有望得到突破。

工业机器人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人口红利消失

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了全球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4.1万台,同比增长62.1%,中国占全球的比重高达37%。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不仅总量较大,而且增速也比较快,2011-2017年销量年均增速高达39.5%,仅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就达到13.8万台,同比增长58.6%。

表1.中国工业机器人近年来安装量及增速

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每万名工人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计算,密度仍然较低,根据if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97台/万人,位居全球第21位,韩国以710台/万人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新加坡(658台/万人)和德国(322台/万人)分列第二和第三,可以说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并有望在2020年进入全球前十名。

工业机器人行业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人口红利消失。基岩资本副总裁范波表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直接影响了社会劳动力的供给,机器替代人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由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提升,未来机器代人的生产方式将更加普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人口结构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从2010年的74.5%下滑至2017年的71.8%,此外,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红利的消失不仅给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削弱了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除了未来劳动力不足之外,中国制造业员工的平均工资则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7年已增长至每年平均64452元,同比增长8.4%。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也是更加经济、符合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目前,“世界工厂”正不断的从中国向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地区转移。

2019年工业机器人竞争进一步加剧

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仍远高于出口,行业内国外厂商仍占据主导优势,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以2017年数据为例,当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49539台,出口8851台,进口金额达13.3亿美元,出口金额仅为2.1亿美元,进口金额仍远高于出口金额。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18年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游汽车、3c等行业投资放缓,难以支撑工业机器人产量的持续增长,而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仍然增速迅猛。据cria与ifr统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14.1万台,同比增长58.1%,外资品牌销量10.3万台,同比增长71.9%;国产品牌市占率为26.8%,同比下降5.9%,结束了近几年不断上升的趋势。

表2.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历年市场占有率

2019年工业机器人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外机器人巨头纷纷在国内扩产,本体价格有加速下降趋势。例如,发那科在广州的新工厂今年3月已经开工;安川第三工厂也在6月竣工,每月将新增 500 台的产能;abb 拟 10 亿在上海建立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柔性化机器人生产基地等。而与之对应的,国内向伯朗特、聚友光机都在走低价路线,相继推出超低价机器人。

范波认为,虽然国产品牌不断下探成本的底线,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本体价格的下降,会提升自动化升级的吸引力。同时,工业机器人行业短期的增速放缓也并不能改变机器代人的大趋势,当前,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具备机器自动化空间,制造业转型升级依然迫切,叠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国产替代正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集中于汽车、电子等对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较高的终端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机、控制器和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最高,高达60%左右,中游本体和下游系统集成商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分别占比25%、15%左右。附加值最高的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比如说,目前应用较多的谐波减速机和rv减速机,在这个领域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克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表3.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但近年来上游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均已实现较大突破,南通振康、秦川机床、中大力德、钱江机器人和双环传动等企业已经批量自主生产rv减速机,后续需要的是工艺的打磨与优化,未来有望实现国产替代;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已经规模化应用,处于技术追赶阶段。从近几年的国产替代率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率也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机器人国产化率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至2018年机器人国产化率已达28%。

动捕

全身动作捕捉

动捕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中国平安再现高管人事调整杨铮出任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 下一篇: 【推荐】基建浪潮全面启动近一个月批复项目超万亿轨道交通是重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