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下平台退出体验下降大佬哭晕.
强监管下,平台退出,体验下降,大佬“哭晕”
强监管下,平台退出,体验下降,大佬“哭晕”,这究竟是谁的错? MBAChina
【MBAChina网讯】近期,随着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逐渐趋严,企业的合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部分平台甚至会因此退出市场。于是乎,市场中开始出现一种声音,认为监管人为提高了平台成本,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同时,小额普惠的定位也限制了互金平台的发展空间,如网贷平台纷纷下降大额标、第三方支付开始限制笔数和限额,近期天弘基金甚至开始把余额宝账户余额限定为10万元,在很多人看来,也不利于相关企业的发展。
浏览下近期的自媒体头条,类似“马云哭了”、“这次马云真的要哭了”、“马化腾哭晕在厕所”等标题不绝于耳,自然是吸眼球的一贯套路,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忧虑的一种客观反应。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监管之于互金行业的作用呢?对行业而言,强监管真正的限制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
其实,金融业属于经营风险的行业,高风险属性决定了强监管的必要性,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在宽松式监管的氛围内成长起来,随着规模逐步做大,风险外溢效应增强,加强监管具有内在的必要性。
站在行业角度来看,考虑到监管可以大幅降低潜在风险,尽管短期内会提升平台成本,但中长期看,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当然,站在具体的平台角度来看,监管门槛和监管成本的提升会增大其短期经营压力,甚至会加速或迫使部分经营状况较差的平台加速退出市场。不过,若从好的方面来看,客观上也会起到行业净化的效果,毕竟,平台数量越少,无序竞争越少,对合规发展的平台也是好事。
以网贷行业为例,普遍认为,银行存管是平台合规与否最大的门槛。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30日,已经上线银行存管业务的网贷平台共计383家,占比不到18%,剩余的大多数平台,可能都会因此最终退出行业。
但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若没有银行存管的要求,平台可以随意接触并动用大家的资金,分分钟便能卷款跑路,哪有投资者敢来呢?银行存管看似增加了平台成本,但没有银行存管,行业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同时,平台数量越少,对合规的大平台而言,获取用户的成本也就越低,也是件好事。
只是,凡事都有一体两面,无视好的一面固然不对,否认不利的一面也无必要。就金融监管而言,安全与效率是一体两面,增强安全效果的同时,往往也会制约行业效率。
在当前环境下,金融安全的优先性不容置疑,任何不利安全性的监管松绑都无可能,但,有没有可能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创新的空间呢?毕竟,随着金融科技竞争的国际化,监管需要着重考虑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提升国内金融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在笔者看来,还是有的,出路就在技术进步。过去几年来,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金融业务效率,也成功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再平衡。
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做不好或不愿做普惠金融业务,根本的限制便是安全与效率的平衡,因为缺乏评判普惠群体信用风险的手段,涉足普惠金融业务便意味着不安全,为了确保业务安全,便不做这块业务好了。
而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的探索,充分利用散落在互联网角落里的用户信息和各种行为数据给普惠群体打分,普惠金融业务也变得安全起来,可以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拓宽融资业务的边界,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再平衡。
就金融监管而言,也是一样,通过大力发展监管科技,也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即传统监管手段下认为有损安全的金融机构行为或业务模式,随着监管科技性的提升,在新技术新监管视角下,可能便是安全的,此时,便可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为金融机构松绑,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再平衡。
2017年5月,央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便可视作监管机构大力发展监管科技的标志。其实,大数据技术也早已在金融监管中小试牛刀,在反洗钱监管、证券领域的老鼠仓监管等领域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
另一方面,从业机构自身不断发展金融科技,用技术提高业务的安全性,推动监管对新技术新模式的认可和松绑,也是一样的效果。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扫码支付便是典型的案例,监管机构从2013年对线下扫码付安全性的质疑,到2016年正式承认其为合法合规的支付手段,根本的驱动力也在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安全性的提升。
所以,朋友们,与其被强监管困扰,不如主动拥抱监管,埋头加强金融科技投入和研发,用技术进步为技术进步创造更大的空间。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洪言微语,作者为薛洪言,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3572272。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推荐】4月份仅四成私募盈利弘石基金
4月份,A股总体呈调整态势,抹杀了今年以来的大部分涨幅,这样的市场行情为私募机构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月华南区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已经由3月的0.89%变为了-0.7%,其中43.54%的产品录得正收益,54
-
Italdesign量产的日产GTR50终归面世
最好谜底 日产车子和Italdesign 本来计划在三月的日内瓦车交会上初次公布其GT-R50周年纪念版车型,但这次运动的撤消已使它们改变了计划。两家企业刚刚 日产车子和Italdesign 本来计划在三月的
-
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第七期食品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第七期食品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为深入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切实维护温州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2024年
-
兴塑股份有限公司?合兴集团有限公司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兴塑股份有限公司和合兴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兴塑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合兴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工商银行禹城支行中国工商银行禹城市支行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国工商银行禹城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禹城市支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国工商银行禹城支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禹城市支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