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为何要成立组委会和顺公益基金

银行理财 阅读 36 2025-03-03 14:23:45

2018年12月17日,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科技向善 理性公益”。公益行业的领军者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峰会组委会的成立。

本届峰会为何要成立组委会?成立组委会的意义何在?峰会组委会主席、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在题为《公益的共生与共创》的演讲中如是说:“这1%的公益领军力量,可以为99%的公益生态力量探道路、立榜样,达到生态共建的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宏伟目标,峰会组委会将下设15家轮值机构和100家联席机构,同时还将设立行业共建委员会、能力建设委员会等,主要任务就是最广泛地动员各领域机构,最深度地连接各行业组织,重塑公众的信任与认知,共建更成熟、更规范的公益新生态。

这也许意味着,十年来高歌猛进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将再一次加速,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赋能公益组织,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评选优秀行业案例、提供培训机会等途径,实现行业共生、价值共创,提升整个公益行业的专业性与透明性;用科技的力量呵护公众的善念,帮助公众以更加便捷、理性的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场景中参与公益,让“人人公益”不再是一句美好的空话。而这,应是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在未来要完成的使命。

汇聚爱心,互联网公益创造奇迹

曾经,许多人都觉得公益离自己很遥远,总认为公益是富人的专利,与自己无关。但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却让国人爱心大爆发,纷纷捐款捐物,做志愿者……,捐款总额达到652亿,创造了中国慈善捐赠史上的最高纪录。不过,当时的网络支付技术尚不发达,很多人都是通过单位或者银行捐的钱。但是传播灾情和募捐信息方面,网站、QQ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后来大部分捐款都进了政府的财政账户,大部分公众也不太清楚捐款流向何处,但民间公益力量及互联网公益巨大的潜力已不容忽视。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公益元年。

说到互联网公益,就不得不提一个经典案例——2014年的ALS冰桶挑战赛。这项关注渐冻症群体的公益活动最早始于美国体育圈,短时间内即火遍全球社交平台。中国的普通网民和名人大腕也玩得不亦乐乎,纷纷将自己的照片或视频上传到facebook或微博。同时,这项活动也给相关的公益组织带来了巨额捐款,美国ALS协会收到的捐款超过9430万美元,中国的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当年的捐款也因此暴增到了1500万元,远远超过他们上年度的捐款总额。线下活动、网上传播,参与门槛低、趣味性强的“冰桶挑战”,无异是这个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一个非常成功的行为公益案例,充分显示出互联网公益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创造奇迹。

彼时,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紧追世界潮流,充满活力。凭借着技术与平台优势,中国的互联网巨头纷纷跻身公益领域,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推出玩法各异的公益平台或公益产品;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公益项目,筹集善款,招募志愿者,公开项目信息,网民们也乐于点击社交媒体上的捐赠按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益项目予以支持或参与其中。知名的“免费午餐”便是通过互联网发展壮大的优秀项目之一。2011年4月2日,邓飞联合500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通过微博发起免费午餐基金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4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许多网友、企业和明星名人为之捐款或转发微博。开餐学校会在微博公布当天的食谱和花费,上传照片;“免费午餐”团队还会邀请明星和网友实地探访,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除了微博,“免费午餐”还入驻腾讯公益月捐平台和微信,开设了淘宝公益店,实现多渠道募款。由于其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免费午餐”被视为互联网平台上的明星项目,“民间公益的样板”。截止到2018年10月底,免费午餐基金总募捐额逾4.6亿元,累计开餐学校达1080所(现开餐学校848所),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累计用餐人数达280642人,可谓成绩斐然。

如今,当人们在网上读着正能量满满的公益故事,被感动得唏里哗啦,通过便捷的移动支付工具捐出善款,支持自己认可的公益项目,为弱势群体送上关爱,同时也积极关注引爆网络的公益事件,敦促公益组织履行公开透明的义务,或者揭露个人求助者的骗捐丑闻,快速高效、公开透明的互联网业已成为这个社会扬善抑恶的利器,成为由传统慈善迈向现代公益,共创公益新生态的重要推动者。

科技助力,理性公益正当时

近年来风生水起的腾讯公益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将公益机构与包括个人和企业在内的海量用户连结在一起,大大提升公益信息的传递效果,并引入互动机制,打通用户从关注到参与公益行动的渠道,降低参与门槛,研发出一系列公益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释放出用户的爱心和热情,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公益项目,成为公众参与公益、贫病者向社会求助的重要平台之一。

过去,只有少数几家官办基金会和慈善会享有公开募捐的“特权”,广大民间公益组织要想获得资金,只能内部募集或向基金会、企业申请项目资金,以至于机构运营经常面临缺钱的窘境,在资助方面前挺不直腰杆,被迫接受苛刻的资助条件,不仅独立性受到影响,机构的专业性和职业化也障碍重重,留不住专业人才,可谓举步维艰,生存不易。然而,真的是智慧在民间,通过互联网共享公募权的模式便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为民间公益打开了一扇窗户。

2007年6月,腾讯公司倡导并发起了中国互联网第一家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服务推动公益行业的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公益平台,腾讯公益通过引入几家公募基金会,以认领项目的形式与非公募公益组织分享公募权,让手中有项目但缺钱的机构能够以公募基金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募捐,先由公募基金会的银行账号接收捐款,再向项目执行机构拨付款项,既解决了困扰民间公益组织多年了资金问题,使之得以生存和发展,能够与公募基金会自有项目在同一平台公平竞争,也帮公募基金会提升了筹款业绩和社会影响力,甚至可以从不断增长的捐款提取更多的管理费。

互联网公益也使公众在捐款时可更有效地行使自己的选择权、知情权、监督权,不再像过去一样被捐款之后都不知道自己捐的钱去哪儿了,是怎么用的。通过公益平台,是否捐款,捐多少钱,捐给哪个机构,支持哪个公益项目,都是公众自己说了算,没有行政力量的强制摊派;还可以监督公益机构,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尤其是财务状况,通过网络提出批评和质疑,迫使公益组织爱惜羽毛,重视项目成效,公开透明,维护好自己的公信力。为此,腾讯公益专门研发了系列透明组件并不断升级,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帮助公益组织不断提升透明度,及时按平台的规范要求反馈项目进展。腾讯公益还积极倡导“理性公益”,推出了让用户在捐款前多想一秒的“冷静器”,帮助用户在了解立项时间、执行效果、财务披露、项目进展等重要信息后放心捐款,进而让理性捐赠成为用户的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降低参与门槛,让公众拥有更好的参与体验,腾讯公益创设了多种极具创新性、趣味性同时可以便捷参与的公益场景,比如在“走路就能做公益”的场景中,用户可捐赠日常走路积累起来的步数支持自己中意的公益项目,企业则根据步数配捐一定额度的资金;在朋友圈刷屏的“小朋友画廊”项目,用户只需要以1元购画的方式实现对自闭症、脑瘫、精神失常等人士进行捐助;在“一起捐”场景中,用户可以邀请好友或以团队的形式共同支持某一公益项目,爱心得以在一个个朋友圈里传递开来,公益变得更加真实、友好和快乐。在互联网推动的全民公益时代,公众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离公益近在咫尺,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

共生共赢,塑造公益新生态

2015年9月,腾讯公益联合数百家公益组织、知名企业、明星名人、顶级创意传播机构共同发起的一年一度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举办四届来,99公益日的参与规模不断提升、项目质量越来越高、捐款总额持续增长,发展势头相当强劲。在今年的99公益日期间,共有超2800万人次爱心网友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出善款8.3亿元,超过2000家企业共捐出1.85亿元,为5498个公益项目贡献力量。加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提供的2.9999亿元配捐金额、以及1亿元慈善组织成长基金,善款总计超过14.14亿元。

四届99公益日数据比较 (来源于公开资料)

腾讯公益平台成立以来的历史善款累计总额则突破了49亿元,历史捐赠人数突破2.12亿人次。在民政部指定的首批12家互联网募捐平台中,腾讯公益也是独占鳌头,2017年全年的募款总额超过了16亿,超过其余11家平台全年募款总额。由于目前仍有大量公募基金会未参与募捐平台,因此互联网筹款的空间仍十分巨大,预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腾讯公益仍将保持优势,领跑行业。

持续增加的不只是捐款和参与人数,还有公益组织的专业能力。为了更好地帮助民间公益组织在腾讯乐捐发布和运营公众筹款项目,2015年腾讯公益即携手全国七家枢纽机构推出“微爱助力伙伴”计划,之后不断升级扩展,整体提供资金、资源、资讯的全方位支持,通过线上咨询、举办工作坊等形式指导公益组织设计公益项目,包装筹款文案,提升传播效果和财务披露能力。许多从前不懂项目设计、没有筹款经验的公益组织由此学会了项目化运作,也有能力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发起自己的筹款项目,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有效的传播,用心运营社群,规范性和透明度得到持续提升,为99 公益日的筹款做好充分准备。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互联网公益的重要推动者,腾讯公益贡献卓著。但是腾讯再优秀,整个公益生态面临的问题肯定不是腾讯公益一家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促进公益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机制等层面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共同塑造健康、高效的公益新生态。应运而生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要完成自己的愿景和使命,还需要更多行业领军者参与进来,共同搭建平台,凝聚共识,实现共生共赢。未来,以腾讯公益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公益行业借助科技的力量,在拓展个人和企业的参与度,赋能公益组织、推动行业高效和透明、共建公益新生态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张继贤

文章来自网络,报错请联系:cooperate@heshunfund.org

上海和顺公益基金会(慈善组织)

社会组织代码:53310000MJ49507312

慈善活动领域: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和顺公益-为社会稳定尽绵薄之力

http://www.heshunfund.org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测量仪器上海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中国二次码烧干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江西振大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中国五大钴盐资源公司对矿业和新材料有兴趣的风投公司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