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人道救援二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农村基金会

常见问题 阅读 189 2025-03-03 14:19:45

新京报讯(记者 熊丽欣)5月10日下午,以“乡村防灾减灾救灾,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人道救援二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人道救援二十周年座谈会现场。 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新京报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2003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成立紧急救援项目部。二十年来,为缓解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社会问题,基金会通过防灾、减灾、备灾及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记者还了解到,二十年来,在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基金会共开展370余次灾害救援行动,累计814.98万人次受益,惠及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2个国家,积极开展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河南水灾以及武汉等地新冠疫情救援行动,还参与了尼泊尔地震、厄瓜多尔地震、土耳其地震等国际人道主义灾害救援工作。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救援行动。 图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座谈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司长刘胜安肯定了基金会多年来在灾害救援领域所做的努力,他表示,希望基金会继续积极探索、创新,勇立潮头,发挥好人道救援的丰富经验,统筹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与乡村建设,为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平台、提供支持与服务尽心尽力。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总结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基金会紧急救援项目逐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灾害救援体系,探索了应急救援响应和重大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模式,以多种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恢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践行使命、打造品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原副司长尹光辉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力量发挥的作用应该贯穿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

会议最后,企业代表、公益平台代表、合作伙伴代表参与“灾害应对的社会参与前瞻”圆桌讨论。 图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此外,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思全在会上分析了“三农”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并提出加强科研与应用工作、加大资源投入、推广灾害防治经验等应对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陶传进,对救灾和乡村振兴中基金会公益项目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介绍了乡村振兴的典型品牌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强在发言中提出,“社会力量需要构建行为标准化、职能结构化、管理体系化的参与体系,共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上还设置了致敬环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依次向捐赠伙伴、合作伙伴、志愿者颁发“人道救援二十周年”致敬奖杯和证书,感谢大家二十年来的关注和支持。会议最后,企业代表、公益平台代表、合作伙伴代表参与“灾害应对的社会参与前瞻”圆桌讨论,共同探讨社会力量参与灾害应急的发展方向。

基金会依次向捐赠伙伴、合作伙伴、志愿者颁发“人道救援二十周年”致敬奖杯和证书。 图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ogp投影仪

自动测量仪公司

ogp投影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人道救援二十周年座谈会举行农村合作基金会 下一篇: 【推荐】中国买俄油80美元一桶印度只用35其实中国是赚了100桶原油需要多少钱炒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