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5000亿上半年公募基金又发了5000亿新基金蝗虫基金

理财品种 阅读 145 2025-03-01 11:40:16

大家周日晚上好,继续做做公募新发的周度专题。

恰逢半年末,正好和大家学习一下,

上半年的情况

我拉了一下总表,下图。

上半年合并份额后,全市场发了

620

多只产品,一共

4800

多亿。

ETF等被动指基、指数增强、FOF、二级债基、QDII

,发行数明显攀升。

表舅尝试着,把每个品类的

发行特征、供需趋势

过一下。

就只列几个

核心观点

产品数量比较多,只展示规模靠前的几只。

至于顺序,按我自己觉得发展空间

更有趣的角度来

看看谁是上半年大赢家吧。

一、ETF,好似蝗虫过境

只展示了首发

5亿以上

的产品。

1、ETF好似蝗虫,看上的赛道、行业,所到之处都是寸草不生。

上半年被动指数的偏股基金一共发了100只,剔除掉41只联接基金后

(联接基金就是ETF发行后,为了场外申购,增设的)

,实际的新发产品59只,其中ETF42只,指数产品的

ETF化

很明显,ETF的T+0场内交易属性,使其基本碾压场外指数了,ETF规模预计这几年都将保持

25-30%的年复合增速。

2、今年新发的亮点就是央企、中特估

。汇添富、广发、南方、招商、华泰柏瑞的5只央企主题,都是20亿封顶,霸占前5,在前11的产品里占了7席。

3、托管券商化的节奏也比较快

。上半年一共30只,占了30%,主要集中在华泰、中信、中信建投、广发、国君、海通这几家。

4、宽基指数基本没后来者的机会了,而行业赛道里,上半年除了中特估以外,

数字经济、通信、电力、高端制造

是主要的布局方向。

二、指数增强,银行端越来越喜欢卖了

只展示了

4亿以上

首发的产品。

1、指增产品,

托管券商化

的趋势也很明显,28只产品中,10只券商托管。

2、之前和西部利得的盛丰衍聊,随着这两年主动管理产品超额的下降(消失),

现在银行端对指增产品的热情也大幅提高了

。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年的业绩使然,基金经理出来宣传也比较有

底气

,下图。

另一方面也是

售后压力

,倒逼销售端选择指增这样维护压力更低的产品,另外,

雪球

这样和指数波动率挂钩产品的普及和大卖,对于指数增强,也是一种同步的渗透,特别是有些雪球结构,敲入未敲出之后,会被动转换为指数增强策略。

3、28只指增产品中,1000指增占了14个,一半

。这说明中证1000这样的小盘,不仅更容易挖取阿尔法收益,也更被市场认可,包括今年,挂钩中证1000的雪球的数量和发行规模,逐步超越中证500雪球,当然这里涉及股指期货贴水和指数波动率的问题,我准备下周讲讲。

4、其次是中证500的4只和国证2000的3只

。但从边际提升幅度看,市场对国证2000的关注度明显提高的更多,这块可能是下步,各家基金公司的一场大仗,当然国证2000的问题也很明显,中短期都不会有股指期货。

我下午听了一下摩根基金的线上路演,截一张中小盘增强逻辑的解读,大家可以放大看下。

三、二级债基,大踏步布局元年

只展示

10亿以上

的产品。

1、二级债基,是今年

10亿以上新发数量最多

的产品类型之一。

2、一方面,是渠道爱卖

。由于混合偏债有了最低的权益比例要求,二级债基,是目前唯一能做成低波策略的固收+基金品种,对银行来说,现在首发不亏钱,不伤客户,是重中之重。

3、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爱布局

。不仅符合渠道需求,保险、理财子等机构客户,后续对于二级债基的投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所以各家布局的,基本都是,机构客户能买的

开放式产品

,除了路博迈,刚成立需要锁定一下当年的管理费,做了一个一年持有的。

关于二级债基,之前讲了多次了,不赘述了。

四、QDII基金,认知都是在上涨中收获的

只展示

2亿以上

的产品。

1、今年上半年,

上证指数是跑赢了美国道琼斯指数的

(没想到吧?)。之前说过,以美股为例,今年美股涨的,其实也就是以纳指100为代表的科技股。

2、今年上半年,QDII产品布局速度相比于往年,大幅提高。一共发了30只产品,其中

科技相关的占比一半以上

,迎合着海外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

3、纳指100ETF特别卷

。基本所有头部都已经进入并完成布局了,下步卷的方向,可能是纳指的细分版块(进一步把科技股提纯),以及海外半导体等行业方向。

4、关注汇率波动的风险

。表舅之前提过摩根海外稳健配置,这只海外债券fof,我特意把三个份额都保留在上图了,大家可以看到,人民币份额(017970)1个多月就涨了

2.1%

,而两个美元份额(现汇、现钞)还跌了

0.1%

,这是因为这一个多月中,因为美联储偏鹰,美债利率还在上行,美债价格还在下跌,所以你用美元买美债基金的话,就还会下跌;而你用人民币买的话,相当于你在购买的时候完成了一次换汇,把人民币换成了美元,所以虽然基金本身还跌了0.1%,但是因为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了,等于你躺着赚了这部分升值的钱。

而下午的新闻,中行等要调低美元存款利率了,这其实可能也是要稳定汇率的一种手段,下半年的市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对应的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仍然是影响市场的

真正主线

5、整体来看,因为这轮

美股、日经225、甚至印度股指的上涨

(纳指上半年涨幅创近年来新高,日经225创90年代以来新高,印度持续创历史新高),使得基民对海外市场的关注程度明显

提高了一大截

,基金公司的营销力度也大幅提升,预计对QDII产品的布局,未来还会

更快、更广、更细分

五、被动指数债基,为资本新规后的货币替代做准备

列了所有产品。

1、0-3年的政金债指数布局的比较多,可能是为了后续的货币替代做准备

。表舅之前讲过,今年对基金销售来讲,一个潜在的黑天鹅,可能是

《银行资本新规》

执行落地的力度,假如严格执行,把货币基金的资本占用提高,那么银行可能会卖出货币基金,买入0风险资本占用的利率债指数产品,相对于1-3指数而言,

0-3指数的久期更短,波动更低

,更符合银行的配置需求。

2、存单指数的最后一批还在布局,但下一步,可能就是出清了

。我之前提到了英大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这产品现在只剩1000万不到了,事实上在银行间市场,已经没法进行有效配置,所以近三个月,产品亏了0.26%,今年以来只有0.01%的收益(正常的产品今年至少1%以上的收益),严重偏离指数,我上个月就说,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来看,

产品不妨清盘

在存单指数基金的销售中,因为留存率低,真正的赢家其实只有银行渠道一方。

今年又发了11只存单指数基金,最早的两只,方正富邦的产品,年初首发61亿,一季度末只剩

14亿

;太平的产品,首发21亿,一季度末只剩

2亿多

。随着供给的增多,对于那些持营能力不足的基金公司而言,如果监管不放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一部分存单指数基金,

大概率只能迎来清盘的命运

3、债券指数是未来很重要的一块拼图,尤其是

信用类的被动指数产品

,还没有形成有效竞争,想象空间巨大,我下次找机会会专门讲讲。

4、

托管行的选择

,对债券指数产品的生命力而言,太重要了,这在存单指数上,已经显现的很明确。

5、30年国债ETF,7-10年政金债指数这种

长久期产品

,有布局的必要,但是很吃机构销售的能力,目前绝大多数(其实是所有)的长久期债券指数ETF,事实上都是股东资金、托管行资金或者帮忙的做市商撑着,

严重缺乏实际的流动性

六、主动偏股基金,真正的大赢家,只有那么几个

只列了

10亿以上

的产品。

1、虽然市场不算好,但还是有31只10亿以上的产品,

华安胡宜斌

独一档,卖了54.5亿,卖的最快的是

招商的朱红裕

,最有话题的是

工银的四重奏基金经理

组合。

2、上半年,175只偏股主动基金,成立后的

平均收益是

-0.78%

,和主动偏股基金指数相比,还算不错,其实

牛市买老基、熊市买新基

,这话还是有谱的。

3、涨的最好的三只,是广发吴远怡的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

(成立以来+32.1%),永赢张路的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

(成立以来+25.5%),金信黄飚的

金信优质成长

(成立以来+23%),巧合的是,都是

建行托管

4、当然,也有10只产品,今年发完,就跌了10个点以上的。

5、托管行方面,5亿以上的产品,基本被

六大行和招行

包了,

中信、平安、光大

也有零星几只,城商行里,只有

宁波银行

,新发了5亿以上的产品。

剩下的几类产品,一句话简单总结一下吧,

1、混合型FOF。

新发了86只,各家还是在积极布局,尤其是

南方(8只)、广发(4只)、华夏(4只)、汇添富(4只)、中欧(4只)

,连英大这样的小基金,都直接拿了3000万自有资金,搞了3只养老目标日期的FOF。

在低位,布局养老FOF这种需要成立以来业绩,作为长期营销卖点的产品,性价比其实是很高的。

另外,上半年有

19只产品

成立了针对个人养老账户的

Y份额

2、中短债。

相比去年,明显降速了,只有13只新发,这块市场已经逐步进入

红海化

,很多机构,已经开始用中长债、一级债的壳,做180、270天这种长期限的持有期产品,以便拉长久期,

提高产品收益的弹性

3、一级债基。

因为监管要求必须采取持有期形式,

一级债基基本已死

,只有上述的做成低波持有期策略,卖给零售客户一条通道了,上半年新发了7个产品,全部都是3个月以上持有期的产品。当然

存量的一级债产品更加稀缺

,机构端投资需求还是很大的。

4、混合偏债。

因为监管要求混合偏债产品设定权益资产的下限,以及去年开始

打新收益的负贡献

,混合偏债性价比,相对于二级债基,变得很差,新发的40个产品,全部都是持有期产品。

5、商品基金。

商品的小年,全年只有一只黄金联接基金新发,1000万的规模。

6、债券FOF。

鸡肋。

7、纯债基金。

选对托管行爸爸,少奋斗好几年。

flexpoint

光学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5000亿A股巨头又强势涨停这一板块现涨停潮行业资讯板块股票有哪些 下一篇: 【推荐】5000亿元上市公司争设并购基金为哪般并购基金作用

相关资讯